北宋崇宁年间,羌人反叛,名将种谔之子种朴奉命平乱,至河州中伏身亡,宋军眼看就要全

历史趣闻社 2025-08-01 10:25:14

北宋崇宁年间,羌人反叛,名将种谔之子种朴奉命平乱,至河州中伏身亡,宋军眼看就要全军覆没,突然有一个站出来改变了战局。 当时河湟一带的羌人部落揭竿而起,反叛的烈焰迅速蔓延,成为大宋王朝西陲最紧迫的威胁。 种朴一死,河州城外的宋军彻底乱了套。原本列阵迎敌的队伍像被冲散的蚁群,士兵们抱着刀枪四处奔逃,哭喊声、羌人的呼哨声混在一起,压得人喘不过气。羌人骑着快马在后面追,铁蹄踏过之处,扬起的尘土里裹着血光。有个年轻士兵慌不择路,一头撞在断裂的旗杆上,当场晕了过去,手里的长枪“哐当”落地,滚到了路边的水沟里。 就在这时候,人群里突然响起一声暴喝:“都别跑了!主帅没了,咱们就得任人宰割吗?” 喊话的是个三十多岁的汉子,脸上沾着泥污,甲胄被划开了道口子,露出里面渗血的皮肉。他叫王进,原本是种朴帐下的一个队将,跟着种家军在西北守了八年边疆。刚才种朴中伏时,他正带着一小队人在侧翼掩护,亲眼看见主帅被三支羌人箭射落马下。 王进一把揪住身边一个正往草丛里钻的士兵,眼睛瞪得像铜铃:“想想家里的婆娘孩子!咱们跑了,羌人杀进河州城,他们咋办?”那士兵被他吼得一哆嗦,手里的刀“当啷”掉在地上,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周围几个跑得慢的士兵也停下了脚,愣愣地看着王进。 王进甩开那士兵,几步冲到一块稍微高些的土坡上,拔出腰间的环首刀指向追来的羌人:“羌人就那点骑兵!他们追得猛,队伍早散了!咱们占住这土坡,把弩手聚起来,先射倒他们的头马!” 他这话像盆冷水泼醒了不少人。有个老弩手拄着弩机喘着气:“队将说得对!俺们的神臂弩能射三百步,怕他们啥?”旁边几个原本是种朴亲卫的士兵也反应过来,纷纷喊着:“跟他们拼了!不能让主帅白死!” 王进见有人响应,心里一热。他记得去年冬天,种朴看他冻伤了手,把自己的羊皮手套塞给了他,还说:“守边疆,靠的不是一人勇,是弟兄们抱团。”现在,这话在他脑子里嗡嗡响。 他迅速点了二十多个还能稳住神的士兵,让十个弩手趴在土坡边缘,箭头对准最前面的几个羌人骑手。剩下的人捡起兵刃,在坡下排成半圈,死死盯着越来越近的烟尘。 “放!”王进的刀往下一劈。 “咻咻咻”的破空声刚起,冲在最前面的三个羌人骑手就摔下了马。后面的羌人没想到败军里还有人敢反击,顿时乱了阵脚,马队一迟疑,速度就慢了下来。 王进抓住机会,又喊:“刀盾手跟我冲!砍他们的马腿!”他带头从土坡上跳下去,环首刀抡得呼呼响,一刀就砍断了一匹马的前腿。那马痛得直立起来,把背上的羌人甩出去老远。 这下,原本溃散的士兵像找到了主心骨。有个提着朴刀的伙夫从旁边的树林里跑出来,嗷嗷叫着加入了队伍;还有几个刚才躲在石头后面的伤兵,拖着腿挪到弩手旁边,帮忙递箭。人越来越多,原本稀稀拉拉的队伍,慢慢聚成了个紧实的小方阵。 羌人那边看宋军稳住了阵脚,又有弩箭不断射来,心里开始打鼓。他们本以为种朴一死,宋军就是囊中之物,没料到还有人能把散兵重新拧成一股绳。领头的羌人头目打了个呼哨,想让队伍重新集结,可王进根本不给他们机会。 他让人把种朴的帅旗从泥里拔出来,两个士兵扛着在阵前一晃。宋军见了帅旗,像是被点燃了斗志,齐声呐喊起来。这喊声震得羌人坐骑不安地刨着蹄子,有几个胆小的骑手已经开始往后缩。 太阳快落山的时候,羌人终于往后退了。他们怕天黑后宋军有埋伏,也怕河州城里的援军赶过来,骂骂咧咧地带着人马撤向了远处的山谷。 王进站在土坡上,看着羌人远去的背影,才敢松口气。这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的胳膊早被流箭擦伤了,血顺着袖子滴在地上,和尘土混在一起成了黑红色。身边的士兵们瘫坐在地上,有哭的,有笑的,还有人拿出干粮,你一块我一口地分着吃。 后来有人问王进,当时那么多人都在跑,你咋就敢站出来?王进总是挠挠头说:“俺就想着,种将军教过,打仗跟种地一样,苗倒了就得扶,不然一季子都白忙活。咱大宋的土地,不能就这么让人给刨了。” 正是这股子不肯认输的劲,让濒临覆灭的宋军保住了元气。等朝廷的援军赶到时,王进已经带着残部守住了河州城,为后来平定羌人叛乱打下了根基。 出处:据《宋史·种世衡传》附载及河州地方志整理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历史趣闻社

历史趣闻社

社内趣闻,笑看历史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