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合国投票结果惊现153:1,美国与全世界逆行 某些人经常劝中国人“不要与全世界逆行”,可看看联合国投票结果,谁才是逆行的那个?当地时间25日,联合国大会投票通过了一份决议,题目为“联合国、各国议会和‘议会联盟’(一个由各国议会组成的国际组织)之间互动”。其实看名字就能知道,这是一份鼓励联合国与各国议会深化互动、加强合作的提议,类似决议几乎每年都会被提出,基本都能得到成员国一致通过。但今年,情况却不一样了——投票结果竟然出现了惊人的153(赞成):1(反对):0(弃权),唯一投下反对票的就是美国。也就是说,全球153个国家全部赞成这项决议(剩下的国家缺席了这场会议),唯独只有美国一个国家,对这份呼吁加强合作的决议并不满意。投票后的解释性发言中,美国声称:他们认为与“议会联盟”进行协调并没有什么价值,谴责议会联盟推行所谓“侵犯国家主权和言论自由的软性措施”,拒绝接受议会拒绝“议会联盟”参与联合国进程。另外,他们还拒绝支持决议中提到的《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称其与美国主权不相容;反对联合国在塔吉克斯坦杜尚别建立AI中心,并拒绝支持相关成本;反对性别多样化;反对“巴黎气候协定”;不参与《塞维利亚承诺》(联合国对国际社会在发展筹资方面的成果性文件)。也就是说,美国拒绝决议中大部分与合作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关的条款,而理由,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美国要说一不二的霸权,不要合作。所以后来,耿爽也在发言中不点名批评了美国,话说得挺重,说这种做法尽显荒谬无理,希望个别国家认清时代潮流,切实承担国际责任、展现大国担当。当然,美国人听不听得进去,就另当别论了。 议联的全球价值与美国孤立的深层动因 各国议会联盟(IPU)自1899年成立以来,覆盖178国议会,长期推动立法协调与国际法落地。其主导的《2030可持续发展议程》立法转化机制,已帮助67国修订环保、扶贫法案。美国此次反对实为单边主义延续——2025年特朗普政府以“主权”名义退出11项国际条约,旨在规避多边规则对国内政策的约束。 153:1背后的国际秩序重构信号 投票结果暴露美国霸权体系崩塌:欧盟27国集体支持决议,英国罕见未追随美国;沙特、以色列等传统盟友亦投赞成票。这标志“去美中心化”加速:金砖国家正推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东盟拒绝配合美对华芯片禁令,全球南方国家借联合国平台争夺规则制定权。 可持续发展议程的博弈本质 美国反对《2030议程》核心在于经济利益冲突——该议程要求发达国家每年提供0.7%GDP援助发展中国家,而美国2024年仅支出0.18%,且拒绝承担AI中心建设费(约2.3亿美元)。其“主权”说辞实为逃避气候责任:美人均碳排放量超全球均值3倍,却阻挠《巴黎协定》执行核查机制。 耿爽发言的“道义杠杆”战略 中方以“得道多助”直指美道德赤字,巧妙将技术性决议升维至全球治理价值观博弈。此策略呼应中国近年外交主线:通过联合国框架构建“多边主义统一战线”,削弱美意识形态话语权。数据显示,2025年联合国涉华决议支持率升至83%,反观美国提案遭否决率创40年新高。 观点:153:1的悬殊比分是单极霸权陨落的多边宣言。美国以“主权”之名行“孤立”之实,暴露其无力适应“规则共享型”新秩序;而中国借议联平台推动可持续发展议程,实则构建全球治理领导力的“软基建”。但需警惕:美或将联合国边缘化,转而强化“小院高墙”联盟(如美日韩芯片协议),国际社会需以更务实的公共产品供给(如AI技术共享、气候基金),防止世界滑向“新冷战式碎片化”。
俄罗斯可能要出问题,3件事:1.普京准备出席在圣彼得堡举行的海军节,因为国内“
【3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