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政府在线乞讨,开通捐款渠道,让国民“众筹还国债” 美国政府把“国家乞讨”玩到了新高度。当地时间25日,据美国“福克斯新闻”等多家美媒报道,目前,美国财政部已经开通了两条在线捐款渠道,如果美国老百姓愿意,他们可以登录财政部官网,直接在线捐钱,金额不限,捐款将被用于帮助政府偿还36.7万亿美元的国债。据悉,美国财政部从1996年就开启了这个捐赠项目,不过此前没有宣传,也不接受在线付款,所以几乎没人知道存在着这么个东西,30年来也只募捐到了6730万美元,大约只够支付目前美国国债20分钟的利息。而这次,有几个MAGA网红正在帮特朗普做宣传,大喊着类似“不捐不是美国人”的口号,鼓动大家一起“众筹”,也不知道能不能调动起红脖子们的积极性,为美国政府慷慨解囊。怎么说呢,政府给老百姓掏钱很常见,但政府喊老百姓“反向捐款”这事,还真是有点新鲜。印象中最知名的事件,还是98年金融危机时韩国政府喊韩国老百姓捐金子,但那个时候韩国政府几乎转天就要破产,让老百姓捐款属于国家死亡关头的自救。现在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国,不想着缩减开支省钱,不想着为国民谋福利,反而还想从老百姓口袋里掏钱,也算是独一份了。只是老百姓们的捐款,对于削减国债恐怕帮助不大。目前美国国债正以每天新增345亿美元的速度攀升,老百姓捐那仨瓜俩枣,还不够财政部塞牙缝的。更何况,特朗普政府左手讨钱,右手烧钱,“大而美法案”预计要新增3.4万亿美元债务,和中国打关税战也可能要让美国农业州损失超120亿美元的订单,这个时候,想起喊老百姓捐款了? 36.7万亿债务的荒谬算术 30年累计的6730万美元捐款仅抵当前国债20分钟利息(日息38亿美元),而国债正以每秒5.5万美元的速度膨胀。彼得·乔治·彼得森基金会测算:若要清偿全部债务,每位美国人需捐款10万美元,相当于普通家庭两年收入。这种“众筹”本质是用勺子舀太平洋——财政部新增的PayPal渠道,操作耗时80秒,而此间债务已飙升440万美元。 “左手讨钱,右手烧钱”的财政悖论 特朗普政府一边号召民众捐款,一边签署新增3.4万亿债务的“大而美法案”,同时对中国加征关税致农业州损失120亿美元订单。军费支出(占GDP 3.5%)和医疗补贴(占联邦支出28%)等刚性开支未削减,却将财政压力转嫁民众,暴露政策结构性矛盾:减税与赤字并行,关税收入激增301%却推高通胀,形成财富再分配陷阱。 MAGA网红的“爱国绑架”与民意反噬 “不捐不是美国人”的口号将财政问题异化为身份认同测试,但社会分裂使其失效:左翼质疑军费不减反增(2025年国防预算8860亿),右翼因政府失信拒捐(1996年项目80%捐款来自高收入群体)。更讽刺的是,首批BNO移民(携120亿英镑赴英)正面临入籍前夕被遣返风险,揭示“榨干即弃”的功利主义本质。 全球信用崩塌的连锁反应 中国作为第二大美债持有国(现持7500亿),2025年加速减持至14年最低,多国央行跟抛美债、增持黄金。穆迪下调美国评级直指“政治内耗致债务管理失控”,而36万亿国债中30%由外资持有,若市场对美元丧失信心,利率飙升或触发全球流动性危机——耶伦警告的“历史性金融灾难”已非危言。 观点:这场“国家乞讨”闹剧是财政懒政的终极体现。当政府放弃结构性改革(削减军费、富人增税),转而用“爱国叙事”掩盖债务经济模式的破产,实则是将美元霸权余温转化为民粹提款机。然而,民众捐款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价值——它警醒世界:一个依赖“众筹还债”的超级大国,正亲手将自身信用送入销毁地址。
美国政府在线乞讨,开通捐款渠道,让国民“众筹还国债” 美国政府把“国家乞讨”玩
努力姐
2025-07-28 14:34:17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