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9月,苏联伞兵空降第聂伯河,1000多名苏军空军精锐,正好扑进了德军高射炮的火网;另外3000多名苏军伞兵,在德军干扰下,无一降落到预定地点,战场形势一下变得出乎意料的混乱。暴怒的苏军司令瓦图丁将军,被迫取消剩余行动的决定。
1943年夏天,苏德战场打得正火热。5月的库尔斯克会战,苏军狠狠教训了德军一把,德军士气低迷,苏军趁热打铁,发动大反攻,直扑乌克兰。到9月,苏军先头部队——近卫第3坦克集团军——已经杀到第聂伯河东岸。可德军也不是吃素的,第19装甲师、第24装甲军和第47装甲军死守西岸,凭着河岸地形优势,把苏军堵得死死的。苏军大本营一看,这不行啊,得来点狠的,于是拍板决定派空降部队突袭德军后方。计划是用3个近卫空降旅,差不多万人,从天而降打乱德军阵脚。 行动定在9月24日晚,可老天爷不给面子,大雨把运兵火车拖延了,起飞只能推到25日夜。结果那天晚上,第聂伯河上空全是浓雾,能见度低到离谱,飞行员啥也看不清。但命令就是命令,伞兵们硬着头皮上了。第一批运输机刚飞到目标上空,德军的高射炮就开火了。炮弹炸得震天响,1000多个伞兵直接掉进火网,有的还没落地就被打没了。
这还不算完,德军还放信号弹干扰,搞得苏军战机信号全乱。不少运输机为躲炮火飞得太高,3000多个伞兵被甩到不知哪儿去了——有的掉进河里淹死,有的落在德军阵地被机枪突突。 空降旅的指挥官贡恰罗夫上校运气更背,跳伞时失控,摔在地上当场没气。地面上的伞兵没了头儿,武器和补给也因为投放失误没影儿,活下来的人只能靠拳头和德军干。参战的中尉格里高里·丘赫莱依后来回忆说,那场面就像飞进地狱,高射炮和照明弹满天飞,谁都懵了。瓦图丁将军接到报告,气得直拍桌子,可也没辙,只能喊停后面的行动。当时4500人已经跳下去,死的死伤的伤,部队彻底散架。 不过,这事儿还没完。活下来的伞兵没放弃,他们跑进第聂伯河西岸的森林和村子,和当地游击队、老百姓搭上了线。有个15岁的乌克兰小伙子安纳托利·加年科,家里藏了个受伤的伞兵上尉。那上尉腿被弹片划了,饿得不行,小伙子和妈妈拿布条给他包扎,还把家里仅有的吃的拿出来救命。后来上尉缓过劲儿,又上战场去了。
10月初,第5空降旅旅长西多丘克上校在卡涅夫森林里凑了1000来号人,临时拼了个战斗队。他们偷袭德军补给站,炸桥,抢武器,跟德军玩起了游击战。瓦图丁一看有戏,赶紧调整计划,把主力往伞兵活跃的地带调。没多久,苏军在鲁特日河段强渡成功,德军防线扛不住了。11月3日,苏军对基辅发起总攻,11月6日就把城拿下,士气一下爆棚。到16日,伞兵临时队跟主力会合,还剩近千人。月底他们撤回莫斯科休整,硬是靠意志和老百姓的帮衬打出了名堂。 1976年,安纳托利·加年科和他妈因为战时帮忙得了勇敢奖章。这次空降行动虽然开头惨烈,可硬生生成了苏德战场的转折点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