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饭店门前,北京饭店的警卫看到这位

月下影婆娑 2025-07-26 00:11:02

1950年,一个穿着破烂的妇女带着女儿来到了北京饭店门前,北京饭店的警卫看到这位妇女一直在踏步徘徊,便拦下妇女,询问她们的目的,妇女不好意思开口,谁料,她女儿说了一句话,瞬间让在场人大吃一惊。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初春,北京饭店门口,警卫员拦下了一对风尘仆仆的母女,母亲刘玉英,一看就是常年劳作的农村妇女,一双小脚走起路来有些蹒跚。 女儿黄岁新,虽然年轻,眼里也满是疲惫,这一身行头,跟气派的北京饭店实在不搭。 警卫员客气地问她们为何来这里,女儿黄岁新却清脆地答道,她们是来找彭叔叔。 警卫员心里咯噔一下,饭店里确实住着一位“彭老总”,可眼前这对母女,怎么看也不像是能直呼他名讳的人。 几十年前,彼时,彭德怀还是个普通学员,他的国文教员叫黄公略,彭德怀的两篇作文,黄公略毫不犹豫地给了满分,一句“有潜力去征服讲武学堂”的鼓励,让彭德怀至今难忘。 后来,黄公略考入黄埔军校,临行前,彭德怀把自己最珍视的一把驳壳枪塞到他手里,两人之间的情谊,早已不是普通的师生、同学,而是认定了对方是一辈子的兄弟。 可时局动荡,再深的交情也要经过信仰的考验,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黄公略看透了国民党的真面目,毅然加入共产党。 次年,他揣着叶剑英、叶挺的亲笔信,找到了彭德怀的部队,老友重逢,本是天大的喜事,但没想到两人的一句玩笑话,差点引起杀身之祸。 幸亏团参谋长邓萍及时赶到,才解开误会,黄公略吓得脸色惨白,颤抖着拿出推荐信,他想不通,一句玩笑,怎么就成了生死的考验。 经此一劫,两人反倒更加明白,在那个你死我活的年代,信任是多么脆弱又多么宝贵。 不久后,这对兄弟联手发动了平江起义,黄公略的军事才能彻底爆发,他带出的红六军成了赣西南的王牌。毛主席甚至在词里盛赞他为“飞将军”。 然而,飞将军终究没能飞过命运的劫数,1931年9月15日,黄公略在指挥部队反击敌机时,被一颗子弹击中,当场牺牲,年仅31岁,噩耗传来,彭德怀悲痛欲绝。 黄公略牺牲时,他的妻子刘玉英正怀着孕,为不拖累部队,她独自回到老家生下女儿,取名黄岁新。 国民党想抓她母女做人质,逼黄公略投降,这位曾经十指不沾阳春水的大家闺秀,开始带着孩子东躲西藏,从此只能挽起裤腿,在泥地里刨食。 她一直以为丈夫只是杳无音信,直到八年后,才从周恩来和叶剑英的联名信中得知丈夫早已牺牲的噩耗。 党组织派人送来抚恤金,毛主席也托徐特立请她去延安,但为了照顾年迈的公婆,她都婉拒了,选择留在家乡守着这个破碎的家。 解放战争前夕,眼看反动派的迫害越来越疯狂,刘玉英在逃难前夜,把那封信和丈夫唯一的军装照小心翼翼地装进坛子,埋进了菜地里。 这坛子,一埋就是数年,黄公略牺牲后,彭德怀就没停止过寻找他的家人。 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彭德怀立刻派侄子彭启超南下寻人,几经周折,终于找到了相依为命的母女俩。 刘玉英挖出那个深埋的坛子,凭着里面的信和照片,一路在解放军的护送下,抵达北京。 彭德怀亲自迎出饭店,将母女俩带进包厢,满屋的将领见到刘玉英,齐刷刷地起立致敬。 18岁的黄岁新再也忍不住,扑进彭德怀怀里放声大哭,彭德怀抱着她,眼圈也红了。 看着一生无子的彭德怀,刘玉英鼓起勇气,想着让自己的女儿待在彭德怀身边。 彭德怀却笑着摇了摇头,眼神慈爱而坚定,表示怎么能夺走黄公略的后代,但会把岁新当成亲侄女,好好对待。 彭德怀说到做到,他不仅关心黄岁新的学业,还时常带她开阔眼界。 1952年,黄岁新犹豫是否该去外地求学,彭德怀专程从前线回京开导她,并塞给她40元钱。 这份特殊的关爱,甚至让彭德怀自己的亲侄女彭钢都有些不解和嫉妒,但这恰恰证明,在彭德怀心里,对战友家人的情义,早已超越了亲情。 1955年,刘玉英在北京病逝,她一生没能找回丈夫的遗骸,却用一生的坚守,告慰了英雄的在天之灵。 信息来源:https://www.gmw.cn/01gmrb/1998-10/25/GB/17856%5EGM3-2505.HTM

0 阅读:1106

猜你喜欢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

月下影婆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