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啥我国总派歼16拦截外机,而不是更牛的歼20?说句实话吧,歼20确实很牛,但歼
为啥我国总派歼16拦截外机,而不是更牛的歼20?说句实话吧,歼20确实很牛,但歼16拦截外机更可靠。别看歼20是五代机里的尖子生,隐身和远程打击能力强得没话说,可一到近距离拦截这种特殊任务,它反而得给前辈歼16让位。歼20是奔着超视距作战去的,它的隐身涂层能让雷达波像水滴滑过荷叶一样溜开,PL-15导弹更是能在百公里外取敌首级。这种“刺客”属性,天生就是为了踹门、猎杀敌方预警机和加油机这类高价值目标。可近距离拦截是啥场景?外机贴着咱们海岸线晃悠,飞行员得盯着对方机身上的涂装喊话,甚至得用机翼切对方航线。这种时候,歼20的隐身优势就像穿着夜行衣去闹市,反而显得格格不入。而歼16呢,这家伙天生就是干脏活累活的“全能手”。双发重型机的体格让它能扛着8吨弹药满天空跑,12个挂点既能挂霹雳-15打超视距空战,也能挂电子吊舱玩电磁压制。去年南海那次拦截,歼16直接在澳军P-8A机头前撒箔条雨,把对方飞行员吓得直呼要找心理医生。这种近距离威慑,靠的就是歼16的“肌肉感”,双座布局让后座飞行员能专心操作电子设备,前座盯着对方动向,配合得天衣无缝。有人可能要问,歼20机动性也不差啊,近距离缠斗难道不行?这里面有个现实账。歼20的隐身涂层金贵得很,每次出动都得精心维护,出勤率跟歼16完全没法比。反观歼16,皮实耐造,从东海到南海,从白天到黑夜,随时能拉出来执行任务。去年台海方向的战巡任务里,歼16连续48小时升空,单程1500公里的航程,滞空时间超过6小时,这种耐力可不是一般战机能比的。还有个关键因素是任务性质,拦截外机讲究的是“快、准、狠”。外机侦察机经常关了应答机搞抵近侦察,这时候需要的是能快速爬升、长时间伴飞的战机。歼16的有源相控阵雷达能在复杂电磁环境里死死锁住目标,电子对抗吊舱还能干扰对方的侦察设备。就像去年美军RC-135在南海搞事,歼16直接切到对方机头前,用尾流湍流给对方“上课”,这种近距离压迫感,歼20反而不好施展,毕竟隐身机一旦暴露位置,战术价值就大打折扣了。当然,这不是说歼20没用,在东海防空识别区,歼20曾跟外军五代机上演过“空中拼刺刀”,用机动性和体系优势逼退对手。但这种高端局属于战略威慑,日常巡逻还得靠歼16这种“劳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