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K新闻网

标签: 国防大学

戴旭上校:如果中美两国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海岸给拆掉,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

戴旭上校:如果中美两国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海岸给拆掉,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

戴旭上校:如果中美两国开战,美国有能力把中国的海岸给拆掉,中国也可以把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势力给拆掉,中国作为一个第三世界,最多就是向西方转移,重新建立自己的家。而美国,将会失去这个世界第一强国的位置。戴旭,1964年生于河南民权,空军大校出身,后来成了国防大学战略研究所的教授,还担任中国海洋安全与合作研究院院长。这位老兄不是光会耍嘴皮子,他在部队干过导航台长、新闻干事,基层经验扎实得很。写过《C形包围》《盛世狼烟》这些书,观点犀利,直戳中美博弈的痛点。他在网上也挺火,2010年还被评为“中国互联网九大风云人物”之一。戴旭的风格就是硬核,敢说敢写,特别强调中国得做好准备应对外部威胁。他的核心观点简单粗暴:中美要是真打起来,美国能把中国沿海砸烂,中国也能把美国在亚太的势力连根拔起。中国有回旋余地,美国却可能一蹶不振。这话听着有点吓人,但细想还真有点道理。先说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F-35隐形战机,外加遍布全球的军事基地,这阵仗不是盖的。美国要是下狠手,中国沿海那些经济发达的地方,比如上海、深圳,肯定首当其冲。兰德公司2016年的报告就说,美国有能力在短期内重创中国东部沿海的工业和港口。但中国也不是吃素的。东风-21D、东风-26这些“航母杀手”导弹,射程远、精度高,专治美国航母战斗群。歼-20隐形战机加上北斗导航系统,战斗力也不含糊。戴旭的意思是,中国完全有能力把美国在亚太的据点—关岛、冲绳—打成筛子。美国没了这些基地,等于在西太平洋瞎了眼、断了腿。这就好比两个拳击手,一个拳头重但站不稳,一个耐力强能抗揍。短时间内美国占上风,但拖下去,中国未必输。打仗不光是拼武器,还得拼钱包。兰德公司估算,如果中美全面开战,中国GDP可能掉25%到35%,美国少点,5%到10%。中国沿海是经济命脉,工厂、港口一毁,出口贸易肯定瘫痪。但中国有个优势:地盘大,14亿人口,内陆还有不少资源和工业基础。戴旭说的“向西方转移”,其实就是退到中西部,利用四川、陕西这些地方重建。美国呢?表面上看损失小点,但供应链一断就麻烦大了。美国制造业空心化严重,很多东西得靠进口,中国一卡脖子,它就得抓瞎。更别提亚太市场丢了,美元地位都可能动摇。戴旭的判断是,美国这场仗打完,全球老大的位置怕是保不住了。举个例子,中国就像个农村大院,房子拆了还能搭个新窝;美国像个城里高楼,地基一塌就全完了。打仗不是两个人的事,周围邻居的态度也很关键。中国这些年靠“一带一路”跟亚洲、非洲、欧洲拉近了关系。巴基斯坦、老挝这些国家跟中国经济绑得紧,战时未必会倒向美国。俄罗斯更不用说,跟美国本来就不对付,可能会趁机捣乱。美国有日本、韩国这些盟友,但这些国家跟中国生意做得也不少。日本要是掺和进来,经济上肯定也得吐血。菲律宾这种小弟,估计也就是喊喊口号,真打起来未必敢上。戴旭觉得,中国不靠小圈子抱团,而是用互利合作拉人,这种策略挺管用。反观美国,盟友体系看着牢靠,但真到生死关头,谁也不想当炮灰。全球经济一乱,能源、粮食危机接踵而至,大家都得掂量掂量。戴旭的观点听着挺硬气,但核心还是在说和平值钱。战争代价太大了,中国沿海一毁,多少年心血白费;美国霸权一丢,全球格局都得洗牌。两国现在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贸易、科技、气候变化这些领域还得合作。打起来谁都讨不了好。他还提到,伊朗、俄罗斯这些国家可能会趁乱搅局,日本也可能借机搞点小动作。中美要是真杠上了,世界不得乱套?所以戴旭一直强调,中国得稳住,不能随便被人拖下水。这些年,戴旭没因为争议收敛,反而更活跃了。他还在研究军事战略,给国家安全出谋划策。中美关系时好时坏,贸易战、科技战打得热火朝天,但两国在抗疫、气候这些问题上也没彻底翻脸。戴旭的分析提醒大家,这场博弈不只是拳头硬,还得脑子灵。他现在还是国防大学的教授,偶尔上电视讲讲国际局势。他的书照样有人读,观点照样有人争。有人说他鹰派过头,有人觉得他说的在理。不管咋样,他的话确实让很多人开始思考:中美到底该咋处?
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

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

美国记者问金一南:“如果把中国2000亿的三峡大坝炸了,中国会怎么办?”金一南听完叹了口气说:“你知道南斯拉夫之痛吗?”说白了,三峡大坝作为我国的重点工程项目,岂是美国想炸就炸得了的?2013年,国防大学的一场交流活动上,一位外国记者抛出了这个尖锐问题。金一南教授没有直接回应,而是反问:“若美国白宫遭遇轰炸,贵国又会作何反应?”他接着强调:“三峡大坝是中国的宝贝,谁要是敢炸,我们就用导弹打回去!”三峡大坝从立项到建成,安全性始终是核心考量。它采用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体由2689万吨混凝土、29万吨钢筋和25.5万吨钢材构成,底部厚度超过121米,能抵御十级地震和百万吨级核武器攻击。1964年至1972年,我国科学家对4座模拟大坝进行了7次核武器轰炸实验,结果显示,即便遭受100万吨当量的核武器直接命中,大坝仅会出现局部溃口,不会引发灾难性垮坝。更关键的是,三峡大坝的防御体系堪称“天罗地网”。从东部沿海的052D神盾舰到内陆的红旗-9B防空导弹,从空警-3000预警机到“吉林一号”卫星,层层拦截系统让任何空中威胁都难以近身。五角大楼的推演表明,美军B-21轰炸机若想攻击三峡,需突破至少12道防线,成功率比大海捞针还低。有人可能会问,若防空系统出现疏漏怎么办?别忘了,三峡大坝本身就是一道“超级屏障”。其独特的“河床型”水库设计,库水长度达600多公里,即便坝体局部受损,江水从库上游流到大坝处也需要两天时间,加上宜昌附近的弯道缓冲和葛洲坝的拦截,下游承受的冲击将大幅减弱。更重要的是,攻击三峡大坝将触碰中国的核反击红线。参考俄罗斯2020年核遏制政策,若关键基础设施遭受攻击并威胁国家生存,中国有权采取核反击。这种威慑力,让任何潜在侵略者都不得不三思而后行。从国际法角度看,攻击三峡大坝明显违反《日内瓦公约》关于禁止攻击民用设施的规定。当年纳粹德国都将攻击水坝列为禁忌,美国若铤而走险,不仅会成为全球道德孤岛,还可能触发连锁反应,导致地区乃至全球安全格局彻底失控。退一步讲,即便技术上存在理论可能,实际操作也面临重重障碍。B-21轰炸机从关岛起飞需三次空中加油,这一过程极易被探测;其携带的AGM-181A导弹射程仅1000公里,需深入中国领空300公里才能发动攻击,而中国的歼-20战机和S-400系统早已在沿海布下“禁飞区”。1999年北约轰炸中国驻南联盟大使馆,引发全球哗然,最终以美国道歉收场。金一南提到的“南斯拉夫之痛”,正是对这种霸权行径的警示。任何试图挑战中国核心利益的行为,都将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如今,三峡大坝不仅是水利工程,更是国家战略安全的象征。它的安全,依托的是中国日益强大的国防能力、完善的预警体系和坚定的反制决心。正如金一南所言:“中国现在已经很强大了,不是谁都能随便欺负的!”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拦截了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吗?国防大学火箭专家邵永灵女士曾经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拦截了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吗?国防大学火箭专家邵永灵女士曾经

美国导弹防御系统能够拦截了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吗?国防大学火箭专家邵永灵女士曾经说过,中国东风41洲际导弹是世界上最先进的核导弹,任何国家导弹防御都没能力拦截。每枚导弹有10个分弹头,攻击范围10多万平方公里,一个中小型国家就报废了。美国一直在做各种防御体系,其中陆基中段防御这套系统被认为是重点,它的流程就是提前发现来袭导弹、用雷达追踪目标,然后算好弹道,用拦截弹去拦。不过,这一切都得建立在对方导弹没啥“花招”的前提下,得保证对方的导弹轨迹可以算得很准。而东风41的最大特点,就是能中途自己调整轨迹,不太按套路飞,这让整个系统的计算拦截办法失灵了。美国那些雷达一旦发现东风41,刚算好拦截的线路,东风41已经换了轨道,拦截弹过去也容易扑空。更厉害的是,东风41能带多个分弹头,每枚导弹能带出十个左右的小弹头,这些弹头能对不同目标展开打击,还会混进不少诱饵。这样一来,美国的防御系统就不是简单面对一个目标,而是一下子要面对十几个高速弹头,还要在短时间内分辨真假弹头,追踪哪个都来不及。其中只要判断、跟踪出错,分弹头一机动变轨,原本的拦截努力就前功尽弃,拦截弹根本“忙不过来”。而且东风41这种覆盖范围很大的导弹,如果真用来打击中小国家,大多数关键目标都难逃被攻击,防御方几乎没啥胜算。综合下来,东风41的设计等于是把传统防御体系逼到了极限,单靠陆基中段拦截或者类似的系统,基本上很难有效应对。其实从核平衡的角度看,正是因为有了像东风41这样难以防御的导弹,才让各国保持克制,谁也不敢轻易“先打第一枪”。未来这种攻防的比拼还会继续,攻的手段会变,防的办法也会升级,不会有一劳永逸的结果。但以现在的技术水平,想要彻底拦下东风41其实非常难,这也是为什么像邵永灵女士这样的专家会下出那么肯定的结论。大家怎么看美中之间的这种攻防变化?欢迎留言,说说你的看法。
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对中国在香格里拉对话被“围攻”表达不满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

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对中国在香格里拉对话被“围攻”表达不满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

中国人民解放军代表对中国在香格里拉对话被“围攻”表达不满在刚刚结束的第22届香格里拉对话会上,中方代表团明显感受到了不小的“压力”。没有防长出席、改由解放军国防大学代表团领衔的中方代表。在多场发言中,对美国及部分国家“对华指责”表达了强烈不满。正如国防大学副校长胡钢锋少将所说,有些言论“无中生有”“贼喊捉贼”,根本就是“挑起事端、制造分裂、煽动对抗、搞乱亚太”。今年美国新任防长赫格塞思首次亮相“香会”,却延续了美方一贯的话术,将中国描绘成地区不稳定的源头,从台湾问题到南海争议,样样都提,且着墨颇多。中国代表鹿音在大会提问环节指出,这种“贴标签、抹黑攻击”似乎成了这场会议的“政治正确”,在他看来,不管中国说什么、做什么,外界总有声音要质疑。对此,新加坡国防部长陈振声的回应颇具分寸。他强调,如果中国觉得世界对它不了解、不尊重,那么就应该善用香会这样的场合表明立场。他的话既有提醒,也算是一种善意的建议:中国要多讲、多解释、多沟通,才能真正让世界理解中国的想法。实际上,从会议现场的氛围也能看出,尽管美方声势浩大,但真正愿意跟着起哄的国家并不多。多数亚洲国家对美国的“拉帮结派”持谨慎态度,他们更关心的是安全的可持续性和地区的稳定,而不是选边站队。香会本应是一个交流协商的平台,不该沦为某些国家的政治秀场。值得一提的是,中方虽未派出高级将领参会,但并不意味着对话轻视。选择由国防大学代表出席,本身也是一种“软中带硬”的外交表达。正如胡钢锋少将所说:“我们在一条船上,求同存异才是21世纪的文明方式。”这场对话的真正意义,或许正是要提醒各方——强音不是唯一,倾听与理解同样重要。
#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用5点驳斥菲防长发言#【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驳斥菲防长发言:决

#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用5点驳斥菲防长发言#【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驳斥菲防长发言:决

#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用5点驳斥菲防长发言#【国防大学代表团专家驳斥菲防长发言:决不接受】在6月1日举行的香格里拉对话会上,菲律宾防长特奥多罗在南海议题上向中国泼脏水。对此,国防大学代表团孟祥青少将表示,菲律宾防长的发言无端攻击指责中国,罔顾事实、混淆视听、煽动对抗、挑拨离间、颠倒黑白,与地区和平稳定的大趋势背道而驰,与绝大多数国家拒绝选边站队,坚持独立自主以及要和平、要发展、要交流、要合作的共同愿望格格不入,我们坚决反对,决不接受。针对菲律宾防长的指责,孟祥青表示,第一,中国过去、现在、将来都不会争夺霸权,更不会以大欺小,但也绝不会纵容和允许个别国家通过歪门邪道以小讹大,倚小卖小,胡作非为。近年来,菲到处渲染中国威胁,通过恶意诉讼,舆论绑架和政治操弄,将自身挑衅行为包装为“受害者”角色,甘当域外势力的棋子。妄图裹挟东盟国家对抗中国,这种“贼喊捉贼”的政治操弄既违背《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精神,也与东盟国家维护地区稳定的共同诉求背道而驰。第二,中国对南海诸岛及其附近海域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中国最早发现,最早命名,最早开发利用,我们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和国际法依据。在有关海域,中方依法依规采取必要措施驱离非法目标,正是履行国际法赋予的权利,合情、合理、合法、专业、克制。第三,菲律宾“倚外闹海”,挑衅侵权以及域外势力干涉,是导致南海局势紧张的根源。菲律宾自1999年将退役军舰“马德雷山”号故意搁浅于中国仁爱礁后,长期以运送“生活物资”为名,企图夹带建筑材料和设备以加固该舰,试图实现永久侵占。近年来,菲方船只多次强行闯入仁爱礁邻近海域,甚至以危险方式冲撞中国海警船,导致事态升级。中方多次提出管控倡议,但菲方违背承诺、否认历史协商成果,并试图将责任转嫁中国。同时,菲律宾在黄岩岛持续挑衅。频繁派遣舰船侵入中国黄岩岛领海,甚至出动海军护卫艇以18节高速直插核心区域,以测试中方反应速度。菲还通过篡改地图混淆国际视听,为其非法主张制造所谓“法理依据”。此外,菲故伎重演仁爱礁“坐滩”的闹剧,将仁爱礁、黄岩岛、铁线礁等争议点串联,形成“协同挑衅”模式。例如,2025年4月,菲律宾在黄岩岛挑衅的同时与美国等19国举行“肩并肩”联合军演,首次在吕宋海峡部署射程200公里的反舰导弹系统。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美国在菲部署“堤丰”中导系统,实质上是进攻性武器,具有战略性危害,射程覆盖大多数东南亚国家。菲方曾承诺“堤丰”中导是临时部署,在相关演习后就会撤走,却一再自食其言,迎合美方引入,把地缘对抗和军备竞赛带到域内,完全是开门揖盗、为虎作伥之举。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反制任何侵权挑衅行径,坚定捍卫自身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近年来菲方这些挑衅侵权行动具有系统性、联动性和域外勾结特征,把南海问题工具化,其目的是服务于国内政治需要和大国博弈投机,从而导致南海局势紧张加剧。菲律宾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罪责。现在菲却倒打一耙,指责攻击中国,这是赤裸裸地贼喊捉贼。第四,我们在南海问题上的态度立场清晰、明确,也是一贯的。一是维护南海和平稳定。中国始终认为南海和平稳定是地区国家的共同利益,中国既是和平稳定的建设者也是捍卫者,采取具体举措维护稳定,包括继续推动《南海各方行为宣言》落实及“南海行为准则”磋商。二是确保航行与飞越自由。中国一向尊重和维护各国依据国际法享有的航行和飞越自由,南海航道长期保持畅通,从未受阻。我们反对的是域外国家以“航行自由”为名损害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三是按照“两个坚持”思路处理涉海问题。存在的争议坚持由直接当事国通过对话协商谈判加以妥善管控解决,比如通过双边谈判解决中越北部湾划界等争议。海上和平坚持由中国和东盟国家共同努力加以维护。这也是《南海各方行为宣言》的核心要义。第五,菲律宾防长发言表明,菲律宾不仅没有认识到自己的错误言行,而且执迷不悟,在错误道路上越走越远,必然会自食其果。“需要指出的是,近年来菲方挑衅在先,中方反制在后。在此我想正告菲方,南海不是菲律宾可以任意妄为之地,若菲方执迷不悟,我们必将奉陪到底。同时我也在此敦促菲方立即停止侵权挑衅,遵守《南海各方行为宣言》,回归双边谈判的正确轨道。我们有决心有能力,和东盟国家一道,把南海建设成和平之海、友谊之海、合作之海。”孟祥青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