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早在今年7月,

芸霄记史 2025-11-17 16:03:02

钱没白出,中方援助菲灾民后,菲媒回馈一份大礼:黄岩岛主权属华   早在今年7月,中国就向联合国递交了黄岩岛的领海基线和海图,8月海警公布菲渔船非法闯入的情况,9月又设立了“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把主权和环境保护联系起来,这一步让争议不只停留在政治层面,还延伸到了全球生态议题上。     菲律宾政府不甘示弱,外交部立即抗议,美国也照例表态支持菲律宾。然而,就在我们和他们在外交场合过招的时候,菲律宾突然遭遇意外的重打击。     11月初,“海鸥”和“凤凰”两股台风连续登陆,菲律宾全国陷入灾难,死亡人数超过两百人,失踪者上百,超过两百万人受灾,道路、电力和通信全面瘫痪,菲律宾总统马科斯不得不宣布全国进入为期一年的灾难状态,整个国家瞬间陷入停摆。     灾情全面爆发,本该是盟友出手援助的时刻,可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这几个在南海频繁秀肌肉的伙伴,却在关键时刻选择沉默,没等到航母,也没等到粮食和水,灾区百姓只能在断水断电的环境里苦撑。     中国的反应完全不同。11月11日,中国驻菲律宾大使馆迅速宣布提供紧急人道援助,送去饮用水、帐篷、抢险设备,并直接汇出资金,帮助灾民恢复生活。   声明里特别指出,这批援助是给菲律宾普通民众的,不是政府,不是军方,这样的表述明确地传递出态度——救的是老百姓,不是做政治交易。     避开官方、直达民间,中国的援助既有人情味,又巧妙绕开了政治敏感区,救援是纯粹的,没有附加条件,这既提升了援助效果,也让菲律宾百姓在最困难的时候记住了是谁伸出了手。     在救援物资抵达后,菲律宾媒体的报道风向开始变得不同,一些主流媒体明显淡化了南海争议,甚至有报道称“黄岩岛属于中国控制”,虽然媒体不等于官方立场,但在敏感的主权问题上能公开这样说,足见舆论已出现变化。     灾难让菲律宾民众直接感受到谁是真正的伙伴,口头承诺和实际行动的差距在此刻尤为明显,援助不是买卖,但信任有时候就是在这种关键时刻建立的。     中国的这一做法,是一次精准的软实力输出。在美国频打“安全牌”、推军事合作的同时,中国选择了在灾难时刻用人道援助建立联系,对于灾民来说,一瓶水和一顶帐篷的意义,比一次联合军演更直接、更有温度。     把黄岩岛定位为自然保护区,也是中国的深层布局,环保是国际共识,很少有人会反对保护海洋生态,即使不认主权,也难以否认保护环境的重要性,这种策略让国际舆论的矛头难以指向中国,并且逐步将争议话题导向合作领域。     菲媒态度的转变,就是这种布局见到效果的表现之一。

0 阅读:69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