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

史鉴奇谈 2025-11-16 12:11:28

日本人曾经这样评价过抗美援朝战争,中国如果不出兵,美国人不会打到中国去,而美国人却用了超过3000本著作来评价这场战争,将中国志愿军的英勇作战视为壮举,言外之意说,美国人是被打服了,这场战争是中国崛起之战。   1950年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一年,家里啥都乱糟糟的,国民党留下的烂摊子还没收拾干净,结果朝鲜那边就打起来了。   美国人带着联合国军直接插手,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飞机天天在东北上空转悠,炸弹都扔到咱家门口了。   这能忍?毛主席一拍桌子,打得一拳开,免得百拳来。这话说得硬气,可当时真出兵,压力山大啊。   美军那是什么装备?飞机大炮坦克,后勤补给跟不要钱似的,咱志愿军呢?很多士兵手里还是抗战时期的步枪,没几门重炮,冬天连棉衣都凑不齐。可就是这样,跨过鸭绿江,硬是把美军从鸭绿江边打回了三八线。   长津湖那场仗,零下四十度,冰天雪地,美军穿着防寒服还冻得嗷嗷叫,咱志愿军穿着单衣趴在雪地里,好些人冻成了冰雕,到死都保持着战斗姿势。   美军陆战一师那是他们的王牌,结果被咱打得落花流水,撤退的时候看见雪地里的冰雕连,连他们自己都敬礼。   上甘岭更邪乎,一个小山头,美军倾泻了190万发炮弹,把山头都削平了两米,咱志愿军就在坑道里守着,没水喝就喝尿,没吃的就啃牙膏,硬是顶住了43天。   范弗里特弹药量听着吓人,可咱志愿军用血肉之躯告诉他,中国人的骨头比钢铁还硬。   美国人当时想不通啊,他们算来算去,觉得中国不可能赢,可就是赢不了。   他们的将军在日记里写,中国军人是“用烈火炼成的”,打仗不要命,战术又灵活,晚上摸上来,手榴弹炸得他们晕头转向。   美军的士兵更懵,白天还在阵地里喝咖啡,晚上就被志愿军端了窝,这种心理阴影,跟一辈子。后来那些美国老兵写回忆录,提到志愿军都是又怕又敬,说那是他们见过最顽强的敌人。   日本人说的“美国人不会打过来”,这话太天真了。当时美国人的飞机已经轰炸了丹东,第七舰队开进了台湾海峡,这哪是没打算打过来?   要是真让美军占了朝鲜,东北就暴露在人家眼皮子底下,重工业基地天天悬着脑袋,新中国还怎么搞建设?抗美援朝不是打给别人看的,是打自己的生存空间。这一仗打完,美国人才明白,中国不是好惹的,不是谁都能上来踩一脚的。   后来的事儿更有意思。美国人写了三千多本书研究这场战争,从将军到士兵,从战略到战术,翻来覆去地琢磨为啥会输。他们承认志愿军的英勇,承认中国军队的战斗力,这在以前是从来没有过的。   以前他们看中国,就是东亚病夫,可朝鲜战场上,中国军人用刺刀让他们闭上了嘴。这一仗,打出了中国的国威,打出了几十年的和平发展环境。苏联人也开始正眼瞧中国,后来给咱156个工业项目,帮咱搞工业化,不就是看到中国能打,有骨气吗?   现在回头看,抗美援朝确实是中国的崛起之战。不是经济崛起,是精神崛起,是民族自信的崛起。   以前中国人被人欺负惯了,觉得洋人就是厉害,可这一仗打完,中国人挺直了腰杆。咱能打败武装到牙齿的美军,还有啥做不到的?后来的两弹一星,改革开放,哪样不是靠这股不服输的劲儿?   美国人现在老跟咱过不去,可他们心里清楚,中国不是伊拉克,不是阿富汗,想压垮咱,得掂量掂量。这份底气,就是当年志愿军在冰天雪地里打出来的。   日本人的评价,说白了还是站着说话不腰疼。他们没经历过被人按在地上摩擦的屈辱,不懂中国人为啥要豁出命去打这一仗。   美国人写了三千本书,那是因为他们被打疼了,被打醒了,知道中国这头雄狮醒了,谁也别想再欺负。   抗美援朝不是简单的胜负,是中国告诉世界:这片土地,我们说了算;这个民族,谁也别想小瞧。这份尊严,是志愿军用鲜血换来的,到今天,还热乎着呢。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史鉴奇谈

史鉴奇谈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