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亿颗芯片!荷兰突然宣布光刻机决定,欧媒:一切都结束了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减

嘴哥看科技 2025-11-15 12:36:35

450亿颗芯片!荷兰突然宣布光刻机决定,欧媒:一切都结束了中国集成电路进口同比减少了450亿颗,毫无预警地砸进了全球芯片市场。在全球半导体供应链里的突然“抽腿”。这不是一场技术上的小修小补,是一记精准的政治操作。欧洲媒体直白地说:“一切都结束了。”可到底结束了什么?是中国芯片的未来,还是过去几十年那套“你卖我买”的全球配合模式?荷兰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要对部分高端半导体设备出口设限,靶子就是中国市场。外界焦点集中在ASML的DUV光刻机上,这种设备虽然不是最顶尖的EUV技术,但在28纳米甚至更先进制程上依然是必不可少的生产工具。这背后的推手,显然不止是荷兰政府。美国的影子清晰可见。特朗普政府回锅之后,科技打压的力度不减反增。财政部长贝森特上任后,财政政策常常和技术出口挂钩,用美元话语权绑架盟友已成惯例。荷兰夹在美国与欧盟之间,左右为难。一面是欧盟嘴上讲“战略自主”,一面却在关键议题上频频对华设限。荷兰的决定,既是受压之后的结果,也是一次自保式的技术防御。年初ASML被迫撤回对华出口许可,连带NXT:2000i系列光刻机都暂停交付。这不是象征意义的小动作,而是真正的断供。中国芯片企业一下被卡住了命门,像中芯国际、华虹这些企业,过去几年虽然努力推进国产替代,但短时间内还是离不开ASML的设备。于是,库存被翻了个底朝天,替代方案满天飞,有的转去找日本设备,有的索性“回炉重造”。中微、北方华创、上海微电子等企业的产线几乎没日没夜地往前赶。2024年下半年,国产90纳米光刻机开始批量出货,虽不算先进,但关键时刻能顶得上。而荷兰那边,ASML在2023年Q4对华销售占比降到39%,这就像一个人主动砍掉自己一只手臂说要跑得更快。ASML推出High-NA EUV光刻机,的确是技术上的突破,美国自己不能大规模生产芯片,欧盟市场又有限,亚洲一半需求在中国。所以表面上是“打中国”,实则是“伤自己”。欧洲媒体所谓“一切都结束了”,说得没错,只不过结束的不是中国芯片产业,而是过去那种靠全球配合、高度依赖的芯片供应链模式。2025年的中国,芯片进口继续下降,1至7月又少了15%。但另一边,自给率稳步上升,先进制程也开始有了突破。中国过去那种“一条腿走路”的局面在慢慢改变,整个产业链在经历剧烈阵痛之后,开始形成内循环的雏形。荷兰的这一连串动作,不难发现,一方面是出于对美国的政治呼应,另一方面却也在维护自身的技术护城河。ASML背后的光学系统,除了大家熟知的德国蔡司,荷兰本土也有TNO这样的应用光学研究机构。在全球技术图谱中,荷兰并非无足轻重,但也不可能独善其身。限制太死,伤的是自己;放得太松,又有“背叛盟友”的嫌疑。过去说国产替代,总有人唱冷风;如今被逼到墙角,反倒激活了整个产业的韧性。不是说封锁就能立马让中国造出最先进芯片,而是这种压力让“自力更生”变成了真正的国家共识。放眼全球,能在被断供后还稳住阵脚的国家,屈指可数。真正结束的,是那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全球芯片合作时代。荷兰的决定,是引爆点,但不是终点。这场博弈还在继续,不管是ASML,还是特朗普政府,抑或中国企业,每一个玩家都在权衡、在博弈。没有赢家,只有更复杂的平衡。未来的芯片产业,注定将走上一条不再舒适的路。拆解旧世界的代价已经显现,构建新格局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0 阅读:1

猜你喜欢

嘴哥看科技

嘴哥看科技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