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亡日:锦衣卫的两种“活法” 崇祯自缢煤山时,紫禁城的血色里,锦衣卫的两副

友爱百香果 2025-11-14 17:25:12

大明亡日:锦衣卫的两种“活法” 崇祯自缢煤山时,紫禁城的血色里,锦衣卫的两副面孔,最是戳破了大明朝的体面。 一把手骆养性,世袭的勋贵,早把“忠君”二字嚼成了碎渣。城破前两月,他就悄摸摸把金银细软运出京城,算盘打得比谁都精——管他天下姓朱还是姓李,先把自家家底护住。李自成兵临城下,他连犹豫都没有,“duang”地一声就跪了,还主动开城门献殷勤,以为能靠“识时务”换个好前程。可他忘了,流寇眼里从没有“降臣的体面”,李自成反手就抄了他的家,三十万两白银一分没剩,连他那点“聪明”都成了笑话。后来清军入关,他又故技重施,“duang”地跪向多尔衮,可清廷也瞧不上这反复无常的软骨头,最后把他扔到天津当总督,没几天就一脚踢开,落得个郁郁而终的下场。他总觉得自己能在乱世里左右逢源,到头来却成了谁都不待见的“墙头草”,连句骂名都没留下,只剩个笑话。 二把手李若琏,却是另一番模样。七十岁的老头,崇祯元年的武进士,一辈子没学会趋炎附势。当年袁崇焕被构陷,满朝文武要么沉默,要么落井下石,唯独他敢在审案时说真话,宁可被降职,也不违心给忠臣泼脏水。到了城破那天,他没跑,也没降,守着锦衣卫的衙门,跟闯军死战。有人劝他:“都要改朝换代了,何必认死理?”他只说:“我是大明的官,生是大明的人,死是大明的鬼。”最后力竭战死,连尸体都被闯军砍得辨认不出。 同样是锦衣卫的头头,骆养性算尽机关,却落得个里外不是人;李若琏认死理,却用性命守住了一点读书人的骨头。大明亡了,可这两个人的结局,比崇祯上吊更像一面镜子——照出了乱世里的“聪明”与“愚笨”,也照出了什么是真正的“体面”。

0 阅读:1141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7
2025-11-15 12:08

明末的读书人太烂了,所以就找几个硬骨头撑场面是吧。

笨笨

笨笨

7
2025-11-15 12:46

二把手七十岁,崇祯元年武进士,难不成五十多岁才当上的武进士?

南若妖

南若妖

5
2025-11-15 13:18

骆后世香火绵延,李骨灰渣子都找不着了。

求道

求道

3
2025-11-15 08:51

明末的体面就是为明朝战死,而不是苟活,是吧?

Long

Long

1
2025-11-15 16:31

明朝灭亡三天后锦衣卫还在北京城内到处抓传播“闯军进城”的造谣者[滑稽笑]

猜你喜欢

友爱百香果

友爱百香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