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俄罗斯在战争中没有大量使用火箭炮,而是大量使用火炮呢?俄罗斯拥有很多火箭炮

幕沧小澜 2025-11-13 17:50:53

为什么俄罗斯在战争中没有大量使用火箭炮,而是大量使用火炮呢?俄罗斯拥有很多火箭炮,比如“喀秋莎”“龙卷风”火箭炮,很多军迷说火箭炮射程远、威力大、价格便宜,可以适合大量使用。 刚开始打,俄罗斯用火箭弹轰了一阵,试图一鼓作气结束战斗,谁料乌克兰挺住了,正面对拼变成了拉锯式消耗。 这时候,问题来了。俄军的火箭弹库存本来也有限,那点苏联遗产在前几个月高强度作战时就几乎用光了。 火箭炮本来就难伺候,别看外行觉得这玩意儿造起来简单,事实上现在的火箭弹里边走的是高科技路线,一枚弹里边装满了各种微小零件和电子件。 可这些东西,俄罗斯自己造不全,大部分以前还得靠从国外进货。等到西方一轮轮制裁下来,电子材料、特种合金都买不到了,弹药厂直接卡壳,东拼西凑搞点替代品,打出来还不一定准。 火炮弹和火箭弹完全不是一个概念,炮弹本质上没那么多技术门槛,主要就靠钢铁壳和火药,俄罗斯那么多老工厂还能把生产线开起来。 就拿152毫米炮弹来说,产量直接从战初的几十万枚一路涨到四百多万枚。不怕造不出来,就怕消耗不完。 反倒是火箭炮,复杂点的制造真撑不起来,月产量顶天也只够前线小规模用,根本不能大规模作战。 攻坚、破坏桥梁、袭击补给线这种需要“狠招”的时候才会被拿出来,大头的日常火力基本靠的还是火炮。 俄罗斯火炮弹供得起、打得多,所以才敢每天上万发地往前线扔,而火箭炮用得小心翼翼,一是贵,二是断货。 切换到战场一线,乌克兰没给俄罗斯出口大部队集结的机会,防线被打乱后,目标变得更分散,而且机动灵活。 老式的火箭炮,哪怕有射程优势,瞄不准只能靠“砸”运气,很难把弹药拉出最大效果,这就让成本变成了硬伤。 反倒是火炮这类“老农”武器,通过无人机、前线观察员的配合,能精准锁定目标,打击效率要高不少,还能时不时换阵地,避免被乌军反打。 说到底,决定战局的不光是武器性能,还有能不能源源不断地补给。火炮弹靠俄罗斯本地工厂拼命加班,能日夜不停地往前线送,产能就扔在那儿。 但火箭弹要么卡在技术环节,要么丢在国际供应链的死角,临时救场根本不现实。哪怕俄罗斯想用外援替换爱德华电子芯片,结果性能差距拉得太大,实战还心里没底。 再看乌克兰和北约,弹药产能也遭遇极限,结果就是谁家火力输出稳定,谁就能在阵地对抗里撑得住。 总的来说,这场战争最能决定战局的并不是那些亮闪闪的新式武器,而是老老实实拼生产线、扛消耗的老本事。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