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抗美援朝时,头脑最为清醒的美国高层,恐怕就是美国防长马歇尔了! 1950年

幕沧小澜 2025-11-13 16:52:34

中国抗美援朝时,头脑最为清醒的美国高层,恐怕就是美国防长马歇尔了! 1950年的朝鲜战场,许多人认为新中国刚打完内战,根本没余力插手,没料到中国志愿军带着简单装备,却不声不响穿过鸭绿江,瞬间改变了战局。 麦克阿瑟当时信心爆棚,天天喊着“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而马歇尔却在一旁默默盯着地图,看着那么长的补给线,琢磨着对手会给美军带来多大麻烦。 他当时就提醒,千万别小看这些来自中国北方的士兵,打仗不是靠喊口号,也不是靠飞机坦克就能解决的。 很多美国高层对中国军队压根没什么了解,只觉得那是群没啥装备的农民兵。可马歇尔偏偏不是这么看,他翻出自己在中国那些年的见闻,当年国共两党在中国拼得不可开交,他亲眼看过解放军是怎么在缺衣少食的情况下,把战场扛下来的。 他还专门研究过中国军队的历史,长征时死守湘江、八路军夜袭日军机场、辽沈大决战。每一个细节他都记得,最后他得出一个判断,这支军队不是靠武器立足,而是一股子不服输的劲头和聪明的战术。 志愿军入朝后,美军处处碰壁。美军的侦查、监听还有飞机很快就发现,这些中国部队白天猫着不动,夜里穿越冰雪翻山越岭,根本不给对手抓住尾巴的机会。 后勤补给被拖得老长,前线部队却像突然冒出来似的让美军手忙脚乱。美军后来才明白,只用卫星和无线电根本捉不到“幽灵”一样的对手。 可怕的不只是战术,更在于马歇尔看见了中国兵力背后的“人心”。他明确给杜鲁门提过意见,这一仗如果再继续升级,面对的是一个有超过亿万青年可以参军的国家,到时候别说想赢,连自己的后方都保不住,于是他坚决反对麦克阿瑟的激进主意。 事实证明,如果真打下去,美军每天损失两百架飞机才是常态。马歇尔用冷冰冰的数据让白宫认清了现实,这不是一场美国人能轻松拿下的战争。 战场上,麦克阿瑟的“运气战法”一开始看着挺风光,比如仁川登陆,险中取胜可一旦潮水不对劲,整个队伍就可能全军覆没。马歇尔一直都坚持稳扎稳打,不愿把国家命运丢给运气。这也是他和麦克阿瑟最大的不同。 当1951年美军被打回三八线时,麦克阿瑟还不认输,马歇尔却看得远,他直言再往前走,美军要多死一万,最终只能是两败俱伤。他力推停战谈判,说得明明白白,打仗最忌讳没底线地钻牛角尖。 最后,美军不但没拿下朝鲜,还付出了沉重代价。事实上马歇尔的观点,不止是对朝鲜战争的判断,他真正明白了,打仗拼到最后,不是谁的拳头硬,而是谁更懂得争取人心,谁能把士气坚持到底。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