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政坛最近爆出大新闻,执掌外交部21年的拉夫罗夫,突然在两场关键场合“失踪”,原本他的位置被新人顶替,对此网友直接猜疯了,这是失宠下台的前奏,还是俄高层要彻底换血了。 11月5日普京主持的安全委员会会议,讨论的是应对美国核战略调整这么大的事,拉夫罗夫作为这个委员会里固定参会的成员,偏偏就他一个人没来。 紧接着又传来消息,原本每年代表俄罗斯去参加G20峰会的都是他,可这次克里姆林宫却派了总统办公厅副主任带队去南非参会。 更让人犯嘀咕的是,俄罗斯外交部都连续两周没对外说过拉夫罗夫接下来的行程,这事儿一出来,不光网友猜疯了,连西方媒体都跟着起哄,说他这是要下台的前奏。 这事儿没表面上那么简单,西方媒体说他跟美国国务卿鲁比奥沟通的时候太强硬,还没跟普京打招呼就发了份关于乌克兰问题的强硬备忘录,把美俄领导人会晤给搅黄了,所以被普京边缘化了。 但这说法很快就被打脸了,克宫发言人直接说这都是瞎编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也说这是西方故意搅浑水的手段,属于针对俄罗斯的“混合战争”。 到后来拉夫罗夫自己也露面了,说他不是失踪,是在执行普京的新指令,忙着准备关于启动核试验准备工作的可行性建议,还说已经做好了跟鲁比奥再见面的准备,其实是在为美俄领导人会晤铺路。 另外,拉夫罗夫的强硬外交风格也是普京一直支持的,拉夫罗夫的表态从来都是普京的“传声筒”,哪能因为一次沟通就说弃用就弃用。 还有健康这层可能性。其实去年俄罗斯大选后换政府的时候,就有传言说他可能要退下来去上议院养老,只不过那时候美国刚换届,国际局势不稳定,需要他这个老外交撑场面,才没动他。 这次突然缺席会议,说不定就是身体出了点小状况,毕竟这么大年纪,临时请假休息也合情合理,克里姆林宫说他缺席是“事先商定的”,说不定就是提前安排好让他调理身体。 最值得琢磨的,其实是俄罗斯高层是不是在悄悄换血,拉夫罗夫这事儿只是其中一步。这些年普京一直在给团队“年轻化”,军队里最明显,以前那些50后、60后的老将大多都退了,换成了70后、75后的年轻将领当军区司令。 拉夫罗夫这些老将,在部长级官员里已经没几个了。普京这么做,也有可能是在为以后铺路,毕竟得培养一批能接得住班、熟悉政务的年轻人,不然真到了权力交接的时候,没人能顶上去。 这次顶替拉夫罗夫去G20的奥列什金也很有说法,他不是搞政治外交的,是深耕经济领域的专家。现在俄罗斯被西方制裁,最缺的就是突破经济封锁,G20峰会刚好是跟各国谈经济合作的好机会,派奥列什金去,比让擅长政治表态的拉夫罗夫去更对口。 这其实是外交策略的调整,以前俄罗斯外交主打“强硬对抗”,现在既要跟西方掰手腕,又要跟中国、东盟这些国家搞经济合作,就得让不同专长的人干不同的事。 就像2025年初普京批准的新版外交构想里说的,既要跟中国深化合作,又要想办法跟美国维持战略平衡,这种“两条腿走路”的外交,光靠拉夫罗夫一种风格肯定不够,得补充新鲜血液。 而且拉夫罗夫的去留不光是个人的事,还关乎俄罗斯外交路线能不能接上。他是苏联时代培养的外交官,代表的是“强硬派”,国内还有一批跟他想法一样的“苏联遗产派”官员支持他。 要是真把他换了,这些人肯定有想法,反而会乱了阵脚。所以就算要换,也得先让新人在一些场合试试水,等大家适应了再调整,就像当年军队换将,也是先让年轻人跟着老将学,再慢慢委以重任。 这么一看就清楚了,拉夫罗夫既不是失宠,也不是马上要下台,更像是俄罗斯高层调整的一个“信号”。可能是身体需要休息,更可能是普京在测试新的外交布局,顺便给年轻人腾位置。 毕竟现在俄乌冲突没结束,美俄核风险又冒头,俄罗斯既需要拉夫罗夫这样的老将镇场子,又得培养能应对新局势的新人。等过阵子他身体缓过来,说不定又会出现在国际场合,毕竟这么多年,他早成了俄罗斯外交的“老招牌”,哪能说换就换。 对于此事,大家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