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讯!快讯! 俄罗斯和乌克兰同时宣布了 2025年10月27日,俄国防部宣称成功打击了乌克兰用于向顿巴斯战区运送武器装备的铁路机动编组,覆盖147个区域目标;同一天乌克兰军方宣布袭击克里米亚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 同一天,乌克兰武装部队总参谋部也发布了战报,确认在奥切列季诺方向的部队已重新控制了两个定居点。更引人注目的是,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通过社交媒体宣布,其“幽灵”特种部队运用无人机,成功规避了俄方防空导弹,对克里米亚地区的三个雷达站及一艘登陆艇实施了袭击。 乌克兰军事情报部门进一步透露,这次袭击可不是漫无目的的轰炸,他们精准摧毁了三种特定型号的雷达:96L6型(属于S-400防空系统的一部分)、P-18 Terek雷达和55Zh6U Nebo-U雷达,外加一艘BK-16登陆艇。打掉这些“眼睛”和“耳朵”,俄军在克里米亚的防空网络恐怕要乱上一阵子了。 与此同时,乌克兰空军司令部通报,他们在27日凌晨的防御作战中,拦截了66架俄罗斯攻击型无人机。天空中的这些较量,背后是双方在无人机生产和防御能力上的暗中较劲。 回过头看俄罗斯国防部27日更新的另一份战报,内容更是惊人,声称乌军在过去一昼夜损失了高达1380名军人,并详细列举了各个集团军方向的所谓战果。这种精确到个位数的损失报告,在真实的战场迷雾下,其可信度常常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战场上你来我往的导弹和无人机,背后其实是双方后勤补给和防御体系的生死博弈。俄军盯着铁路线打,是想掐断乌军前线的“输血管”;乌军则冒险深入克里米亚,拔除关键的雷达站,每一招都试图寻找对方的软肋。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