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

幕沧小澜 2025-11-10 11:49:33

拉夫罗夫最近有点不对劲。这位当了20多年俄罗斯外长的老外交家,最近连续两件事让人看不懂。第一件,他没参加普京11月5日主持的安全会议重要会议。第二件,他不再是G20峰会的俄罗斯代表团团长。 G20这种全球经济大事,从前一直都是拉夫罗夫打头阵。没想到这回代表俄罗斯抛头露面的,却换成了奥列什金,让不少人心里直打鼓。 奥列什金是总统办公室里的人,他清楚普京现在的算盘,集中火力突破经济难关。代表团里带着财政和外交这两大部门的人,显然更想在经贸合作上有所作为,把重心从政治表态转向实实在在的利益谈判。 刚结束G20这个变动,立马又出了另一桩事。普京11月搞安全会议,讨论美国那边要核试验这类硬核议题,拉夫罗夫居然没有现身,其他核心成员都到场,唯独他没出现。 官方解释说是早就安排好的,可核战略一向是拉夫罗夫的重要舞台,这次缺席让很多人怀疑幕后是不是有别的原因。 回看美俄去年那场原本被寄予厚望的会谈,俄罗斯盼望能借那次会面缓和美方压力,结果因为拉夫罗夫坚持老套路,跟美国那边谈判太过强势,局面反而急转直下,直接招致了新一轮对两家石油巨头的制裁。 眼瞅着出口大减,财政压力山大,普京再也拖不下去了,必须寻求外交上的新突破。现在的普京想要的,是能把经济合作和对外谈判摆在一起的人。不光能扛事,还能给俄罗斯打开新的致富路子。这也解释了为什么这次让奥列什金站出来,他比拉夫罗夫更符合“能拉生意、会应变”的新要求。 反观拉夫罗夫这些年的外交风格,强硬有余但灵活不足,以前靠这套还挺管用,可眼下俄罗斯更焦虑的是粮食卖得出去、石油能顺利换钱。这就要求核心团队必须跟着国家利益“找活路”,不能光靠嘴硬。 俄罗斯和中国近年的贸易纪录连年刷新,在北极航道、农产品输出这些新方向上也试图另辟蹊径。想跟各国真谈合作就得摆事实讲好处,少点硬碰硬才能多争取点外部空间。 外交团队里的排兵布阵,同样要讲“术业有专攻”。奥列什金擅长处理经济议题,搭配财政、外交等部门,谈判桌子上自然更容易达成实际协议。 拉夫罗夫的身体状况其实没问题,十月底参加欧亚安全会议时还精神抖擞。至于有人说他“被打入冷宫”,其实普京对老臣子惯用“调岗而不弃用”,像防长绍伊古那样被调整而非直接下课,正说明普京偏好稳妥换阵,而不是大动干戈。 拉夫罗夫暂别核心场合,既是对外交风格的微调,也是对美国和国内释放的明确信号。过去靠硬起来可以顶住压力,如今俄罗斯不得不更现实,主打的是灵活找出路。

0 阅读:0
幕沧小澜

幕沧小澜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