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外行听着没感觉,可内行听了得抖三抖!德国利勃海尔,世界500强,居然把自己在中国唯一的机床生产基地放重庆了,不少人不清楚这背后意味着啥,要知道机床有个外号叫“工业母机”,简单点讲,就是制造机器的机器。 先得说这“工业母机”的分量,现在中国高端数控机床的进口依存度还高达45%,像光栅尺、数控系统这些核心部件更是90%以上靠进口,利勃海尔的机床技术在国际上都是顶尖水平,他们的LGG280型高精度齿轮加工机床,单台售价就抵得上不少企业一年的利润。这种级别的生产基地选址,绝不是看哪个城市风景好,而是得精准踩中市场的痛点和产业的命脉。 重庆刚好就接住了这个需求,这地方早就不是只产火锅和摩托车了,“十四五”以来制造业一路狂奔,2024年汽车产量冲到254万辆,排全国第三,其中新能源汽车就造了95.3万辆,赛力斯问界M9累计交付超25万台,深蓝汽车一个月就能下线30万台新车,这些车的齿轮、轴承全得靠高精度机床加工。 不光汽车,重庆的笔记本电脑产量连续11年全球第一,通机装备占全国40%,微耕机更是占了70%,这些产业全是“吃机床”的大户,利勃海尔把基地放这,等于把工厂开在了客户家门口,刚造好的机床直接就能拉去车企车间调试,比从德国运过来省了半个多月的时间。 物流这张牌更是打得漂亮,重庆的中欧班列早就不是新鲜事了,到现在累计开行了超1.6万列,货值超5300亿元,线路能覆盖欧亚116个城市节点,利勃海尔基地60%的零部件要从德国进口,走“渝新欧” 班列刚好能直达,以前从欧洲运零件过来得绕海运,现在最快半个月就能到。 而且生产出来的机床不光供国内,后期还要销往东南亚、日韩和欧美,从重庆出发,不管是走班列去欧洲,还是走长江航运去东南亚,都比内陆其他城市更方便。 政策的推力也少不了,重庆为了扶持制造业,专门出台了政策,对工业母机这类重点企业的“订单式”研发制造,能按项目投资总额的20% 给支持,最高能拿300万元。要是造出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保费能补80%,产品收款额还能再拿30%的补贴,最高500 万元。利勃海尔作为永川综保区中德产业智能制造合作区的首开项目,还能带动上下游企业集聚,当地管委会早就放话要借这个项目搭起产业链,这种政策红利和产业配套,可不是随便哪个城市都能给的。 德国利勃海尔董事会成员潘西亚・鲁夫都直言对重庆的合作充满期待,他们选永川建1.2万平方米的基地,年产80台套机床,产值超6亿元,算的就是长期账。重庆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已经到25.1%,工业总量突破 3 万亿元,还在全力建 “33618” 现代制造业集群,这里的市场需求只会越来越大。 对利勃海尔来说,守住重庆就守住了中国西南市场,还能借着中欧班列辐射整个欧亚,这哪是简单的建厂,分明是把战略支点扎在了最关键的位置上,难怪内行看了都得说一句 “这步棋走得太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