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杀子后续过了半年,李隆基立了忠王李亨为新太子。李亨比李瑛谨慎十倍,每天除了

芸霄记史 2025-11-08 18:01:07

李隆基杀子后续过了半年,李隆基立了忠王李亨为新太子。李亨比李瑛谨慎十倍,每天除了上朝就是待在东宫看书,连皇上赏赐的美人都不敢留。   李亨的胆战心惊其实早有来由,那年正月元宵节,他碰巧在出游的时候遇到太子妃的亲哥哥韦坚,一路上没说几句。   没几天,韦坚和西北大将皇甫惟明同在道观见了一面,李林甫立刻用这件事做文章,硬生生给李亨安了个谋反的名头。   父亲李隆基虽然查了下来没有把他怎么样,但韦坚和皇甫惟明都被贬。更要命的是,李亨为了给自己撇清关系,只好主动与太子妃断了关系,这事后宫一时人心惶惶,四个孩子和夫妻情分在这一刻都被放下了。   李亨变得小心不是一天两天,其实他能登上太子的位置,过程比所有人想象得都要冷酷。半年多前,李隆基一口气废掉了三个儿子,就连太子李瑛也一起搭上了命。   朝中无人敢吭一声,这三个冤魂最后成为提醒李亨永远要夹紧尾巴做人,李隆基之所以把太子之位给了他,看中的不是李亨有多聪明,而是他孤零零没靠山,母亲早逝,养母也早早离世,后宫和朝堂都没有人能替他说一句话,太子这个位置,他注定只能按规矩活着。   权力的枷锁一步步加在李亨身上。李隆基根本不让太子待在本来的东宫,而是安排他搬去了父亲随意划定的宅院名义上说得体贴,其实全是监视。   至于东宫原有的那些实权官职,早就给了些快退休的废官,谁也管不着正事,太子成了被架空的空壳,所有属官都尽量不跟他说话,就怕被牵连。   朝堂上宰相也不再兼任东宫职位,权限一刀切,没有丝毫帮助与依靠,李亨走到哪,基本就是孤身一人。   不久后,麻烦再次找上门,左骁卫的柳勣,居然为了自己的利益诬陷岳父杜有邻,硬说他和东宫串联搞事。   杜有邻是李亨良娣的父亲,这官职虽不高,也算亲近,李林甫按着老套路穷追猛打,最后杜有邻在大理寺被打死,连落魄的妻兄韦坚和皇甫惟明也没逃过,被处理得干干净净。   李亨这一年里,失去了两任妻子、一个岳父、一个亲戚、一个能说得上话的老朋友,往后他什么情分都不敢谈,自己都保护不了,更别说别人。   紧接着,连王忠嗣也出事。王忠嗣小时候和李亨一起在宫里混大,关系极近,但因为在战事上跟李隆基唱反调,很快被李林甫抓到把柄,直接贬死。   李隆基根本没有问李亨半句话,该处理就处理,李亨的圈子,就这样被外力生生掰碎。   这三连打击下来,李亨什么都想明白了,他之后的十八年,每天不过朝会、读书两件事,每天像空气一样待着,连父亲给的美人都不敢多看两眼。   有人送钱、送话、送感情,全都退回去,他活成了皇城里最透明的人,力求自己连存在感都别留下,他只想着怎么能让父亲把他忘记。   一直到安史之乱爆发,大唐江山乱成一锅粥,李隆基带着杨贵妃仓皇出逃,马嵬驿兵变杀了杨国忠,也逼死了杨贵妃。   局面大乱中,李亨趁机北上灵武,甩开了父亲的监视,终于有机会自己掌握命运,他在灵武被迫登基,才从一个透明的囚徒太子变成了手握江山的皇帝。   很多人都说李亨的权谋有多高,其实他不过是用十八年证明,只要能活下来,其它一切都可以舍弃。在那样的血腥宫廷中,对于皇权猜疑,一切东西都不如活命,这才是真正的生存法则。

0 阅读:228

猜你喜欢

芸霄记史

芸霄记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