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政府以关税为核心的财政扩权正面临最高法院的严厉审视。特朗普长期将关税视为“收钱机器”,宣称其可替代所得税、资助农民救助甚至发放退税支票;财长贝森特也称关税有助于削减赤字。然而,宪法将征税与筹资权明确赋予国会。特朗普团队律师试图辩称关税属外交手段而非筹资措施,以此为其行政权辩护,但法官们普遍质疑这一说法。首席大法官罗伯茨指出,总统单方面对所有国家、所有商品、任何幅度征收关税“实质上就是行使国会的核心税权”。 案件焦点在于特朗普是否越权援引《1977年国际紧急经济权力法》对全球商品征收最高达100%的关税,这被认为违反了权力分立的两项基本原则,即“重大问题原则”和“非授权立法原则”。多位大法官,包括罗伯茨、戈萨奇和巴雷特,显然倾向于维持下级法院判决、裁定特朗普败诉。若如此,约900亿美元的关税收入可能受损,但更深远的影响在于遏制总统长期扩张的财政与行政权力。戈萨奇警告称,若任由总统以“紧急状态”名义行使税收权,“这将是行政权对民选立法权的单向攫取”。 图片来源于网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