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丽文说了一句石破天惊的话:“若赖清德能接受‘九二共识’,下架民进党台独党纲,我相信赖清德也可以改变两岸关系,也可以迎来两岸的和平”。 九二共识它本质上就是两岸在1992年达成的默契:双方都承认一个中国,但各自表述具体内容,大陆坚持一中原则,台湾这边则强调一中各表。 这话一出口,现场空气瞬间凝固,连她身旁的国民党副主席萧旭岑都脸色大变,急忙插话试图打圆场,声称这只是“假设性表述”。 这个共识看着简单,却是过去几十年两岸关系能平稳发展的压舱石。 上世纪 90 年代到 2016 年之前,正是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两岸贸易从几百亿美元冲到 2015 年的 1.8 万亿人民币,台湾的农产品能顺畅卖到大陆,大陆游客每年赴台超过 400 万人次,给台湾带来实实在在的经济收益。 可自从民进党 2016 年执政后,情况就变了。他们拒不承认 “九二共识”,暗地里推动 “去中国化”,在教育、文化、舆论等领域不断搞小动作。 赖清德作为民进党的核心人物,更是 “台独” 的死硬派。他早年就抛出 “务实台独” 论调,多次公开否认两岸同属一中,甚至宣称 “台湾是主权独立国家”。 数据不会说谎。民进党执政这几年,两岸交流断崖式下滑。大陆游客赴台人数从 2015 年的 418 万人次,跌到 2022 年的不足 10 万人次。 台湾的凤梨、释迦等农产品,因为失去大陆市场,价格暴跌,农民苦不堪言。 两岸贸易虽然因为产业链需求还保持一定规模,但 2023 年台湾对大陆出口占比已经从高峰时的 42% 降到 38%,不少依赖大陆市场的台企开始转移产能,影响越来越明显。 郑丽文的话之所以让人震惊,核心矛盾就在 “赖清德” 和 “接受九二共识” 这两个词的冲突上。这就像说 “如果老虎愿意吃草,就能和羊群和平共处”,根本不符合现实。 赖清德的政治生涯,从头到尾都和 “台独” 绑定在一起。他从基层政治起家,靠 “台独” 言论积累政治资本,一路爬到民进党主席的位置。 民进党党章里,“台独” 相关表述是其核心纲领之一。要让赖清德下架台独党纲,相当于让他否定自己几十年的政治信仰,放弃自己的基本盘。 美国是个绕不开的因素。美国对台政策的核心是 “以台制华”,既不想让台湾 “独立” 引发战争,也不想让两岸走得太近。 这些年,美国给台湾的 “承诺” 都是有条件的 —— 你得买我的武器,得配合我的印太战略,才能拿到所谓的 “安全保障”。 赖清德很清楚,他的政治生涯离不开美国的支持。如果他接受 “九二共识”,恢复两岸和平,美国就失去了 “以台制华” 的抓手,必然会减少对他的支持。 在这种情况下,赖清德怎么可能冒着失去美国支持的风险,去接受 “九二共识”? 两岸和平从来不是靠 “假设” 就能实现的,也不是单一政党或某个人的一句话就能改变的。 它需要台湾政坛放下意识形态对抗,需要民进党彻底放弃 “台独” 立场,需要美国停止 “以台制华” 的操作,更需要两岸民众重新建立信任。 郑丽文的一句话引发的风波,其实是在提醒大家:台湾政坛的困局,本质上是 “台独” 路线与和平发展路线的对抗,是政治算计与民心所向的背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