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活了三十年,一直理直气壮地“shuì服”别人。 今天才知道,是“shuō服”。 就这一下,感觉脸上火辣辣的。 好像被人当头一棒。 原来我嘴里天天挂着的“脂肪”,是 zhī fáng,不是 zhǐ fáng。 原来诗经里的“参差荇菜”,是 cēn cī,不是 cān chā。 原来满天“星宿”,是 xǐng xiù,不是 xīng sù。 我的天。 这哪是读错几个字啊。 这简直就像一个密码,我一直按错了,还觉得自己特牛。 我们学英语,一个音标一个音标地抠,生怕说不地道,被人笑话。 结果回过头来,老祖宗留下的这些字,这些刻在骨子里的音,我们却读得稀里哗啦,漫不经心。 什么叫“蹉跎”?cuō tuó。 就是我之前那三十年。 什么叫“璀璨”?cuǐ càn。 是这些字本来的样子。 真的,别把没文化当接地气了。 一个字一个音地念对,不是为了炫耀,也不是为了掉书袋。 是为了对得起这几千年的传承。 当我念出“拓本(tà běn)”,而不是“tuò běn”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离那些斑驳的石碑,离历史的尘烟,近了一寸。 当我念出“从容(cóng róng)”,而不是“cōng róng”的时候,我好像更能体会那种气定神闲的松弛感。 这才是中国话的魅力。 一撇一捺是筋骨,一字一音是灵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