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跳水冠军郭晶晶以2亿高价代言蓝月亮,谁知初期销量惨淡,公司亏损的一塌糊涂。然而,老板却表示:“亏得好,亏得越多我越高兴!” 2008 年,蓝月亮掌舵人罗秋平一句 “亏损额度越大,我反倒越欣慰”,在商界掀起了不小的震动。 他掌舵的公司毫不吝啬,一口气砸下当年年收入的 50%、总计 2 亿人民币的巨款,成功签约 “跳水女皇” 郭晶晶为品牌代言。 市场回报却是惨淡的销量和严重的亏损。 这并非一次失控的冒险,而是一场精心谋划的财务围猎,目标是用今天的亏损,买下未来的行业江山。 这笔2亿的巨款,本质上是一项战略投资,用以购买两样宝贵的无形资产:一个短暂的“市场真空期”,以及定义一个全新消费品类的“心智所有权”。 当时中国的洗涤市场,是宝洁与联合利华等国际巨头用低价洗衣粉和肥皂牢牢把控的领域。 在高瓴资本创始人张磊的建议下,罗秋平看到了巨头们的战略盲区。 他们决定主动亏损两年,用远超常规的投入,在这些国际巨头还未觉醒的空档期,迅速完成对洗衣液的市场教育。 这个计划的目标很明确,要在消费者空白的认知里,直接画上一个等号:洗衣液就是蓝月亮。 要让习惯了洗衣粉的民众去接受一种价格更高、形态陌生的新产品,最大的阻碍是信任问题。 蓝月亮找到了最完美的信任解决方案,那便是刚刚在北京奥运会后声望达到顶峰的郭晶晶。 她的价值在于为品牌进行“信任背书”。 郭晶晶坚毅自信的形象,代表着国家荣誉与专业可靠。她的代言,有效地中和了消费者面对陌生事物时的疑虑。 一段合作插曲更凸显了她的战略价值。 起初郭晶晶团队误以为蓝月亮是外资品牌而婉拒,经过连夜解释澄清其国产品牌身份后才达成合作。 这恰恰证明,她的国民形象与蓝月亮的国货定位结合,产生了强大的化学反应。 当然,如果只有营销轰炸,这场战略投入只会变成一场昂贵的表演。 蓝月亮之所以尽显智慧,关键在于它精准构建了一套覆盖 “认知植入到体验落地” 的闭环模式。 前端环节,借助郭晶晶广告与 “开启洗衣新时代” 口号的传播力,结合覆盖全国商超的促销团队落地推广,成功实现了品牌曝光的全面渗透。 在喧嚣的背后,蓝月亮的研发团队则在潜心优化产品。他们精准抓住了传统洗衣粉伤手、易残留等痛点,确保了每一个被广告吸引来的消费者,在试用后都能获得超越旧品的优异体验。 这种“声量加产品”的双轮驱动,让战略得以落地。 大概两年之后,原本平稳的市场态势迎来了决定性的转变时刻。 到了2010年,蓝月亮凭借前期积累的品牌认知和过硬的产品力,市场占有率从行业第五名一跃攀升至40%以上,将姗姗来迟的宝洁、联合利华等巨头远远甩在了身后。 蓝月亮此举,彻底颠覆了利润至上的传统商业思维。 它证明了在特定的市场窗口,敢于用眼前的利润去交换未来的行业主导权,是一种更高维度的远见。 这种“先舍后得”的魄力,远比一时的财务报表更有价值。 信源:罗秋平与蓝月亮:创业辉煌后的市场困境,商业文化杂志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