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毛主席在1949年就想要攻打台湾,那时候应该是最好打的吧。1949年7月份,

文史啊旺 2025-11-06 01:56:33

原来毛主席在1949年就想要攻打台湾,那时候应该是最好打的吧。1949年7月份,他给周恩来的信中说:根据朱德建议,派300-400人去苏联学习空军,再购买飞机一百架,连同现在的空军组成一个攻坚部队,掩护渡海,准备明年夏季夺取台湾。 回想1949年那会儿,新中国刚成立没几个月,大陆上国民党残余势力基本被扫荡干净,解放军士气正旺,全国形势一片大好。国民党那边呢,蒋介石带着部队仓皇撤到台湾地区,内部乱成一锅粥,派系斗争不断,军队士气低落,海防工事也没来得及建好。说实话,那时候要是动手,确实是解放台湾的最好机会。国民党海军和空军力量薄弱,台湾海峡对岸的防御形同虚设,解放军陆军主力已经集结在福建沿海,随时能发起渡海作战。 毛主席看得很清楚,早早就开始谋划这事儿。6月底,朱德总司令从前线回来,专门和毛主席商量进攻台湾的方案。朱德建议,空军是关键,得赶紧建起来。毛主席觉得靠谱,7月10日直接写信给周恩来,信里说,根据朱德同志的意见,可以选派300到400名骨干去苏联学习飞行和维修技术,同时从苏联买100架战斗机回来,加上手头现有的几架老飞机,赶紧编成一个专门的攻坚航空队,主要任务就是夺取制空权,掩护陆军部队渡海登陆。计划定在明年夏天动手,那时候西南季风正好,顺风顺水,登陆台北盆地不成问题。周恩来收到信后,马上行动起来,空军部门开始筛选人员,从老红军飞行员里挑,很快就组团出发了。整个准备工作紧锣密鼓,福建前线部队也加紧训练渡海技能,船只调集,物资囤积,本来一切就绪,就等开拔。 可偏偏天不遂人愿,国际形势突然变卦。1950年6月25日,朝鲜战争打响了,美国借着联合国军的名义,直接派兵干涉,还把战火往东亚扩散。两天后,6月2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跳出来发表声明,说要用武力保卫台湾地区不受侵犯,当天就把第七舰队派到台湾海峡巡弋。这舰队实力强劲,航母、驱逐舰一应俱全,炮口直指大陆沿海,摆明车马要阻拦解放行动。毛主席一看这架势,6月28日晚上就开会表态,台湾是中国领土,美国这是赤裸裸干涉中国内政。周恩来第二天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照会,严正要求美方立即撤舰,还多次电联联合国秘书长,呼吁国际社会制裁美国的侵略行为。这事儿客观上把大陆的渡海计划彻底搅黄了,空军学员虽说去了苏联,但飞机采购和部队集结都得暂停,转而加强海峡防御。 更麻烦的是,朝鲜战场越来越紧,美国军队推进迅猛,威胁到中国东北安全。10月,毛主席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跨过鸭绿江入朝作战。这场仗打了三年,志愿军顶住美军压力,多次击退进攻,甚至美方还扬言要用原子弹,但志愿军稳扎稳打,最终逼停战协定签字。抗美援朝保卫了东北边境,也间接稳住了台湾海峡,但代价不小,解放台湾的窗口期就这么关上了。战后,毛主席开始反思,只有国家强大了,统一才能水到渠成,于是大力推进国防建设,原子弹项目上马,科研人员日夜攻关,1964年成功爆炸,这大大提升了战略威慑力,为以后处理台湾问题打下基础。 转眼到1958年,台湾地区当局在美国的撑腰下,又开始叫嚣反攻大陆。蒋介石下令国民党军队从金门、马祖等地炮击福建沿海,美国舰队还重返台湾海峡示威。毛主席气不过,直接命令福建前线部队回击,8月23日炮战打响,解放军炮兵集中火力,教训了国民党军队。这就是著名的金门炮战,持续了两个多月,双方伤亡不小。炮战期间,毛主席亲自起草文告,10月6日以彭德怀名义发布《告台湾同胞书》,强调台湾、澎湖、金门、马祖是中国领土,这是中国内政,外人无权过问。为了人道主义,还宣布暂停炮击七天,让国民党军队补给弹药和粮食,避免平民遭殃。10月25日,又发《再告台湾同胞书》,重申中国人自己的事儿中国人自己解决,可以慢慢商量,两党间的问题好办。这两份文告传到台湾地区,引起不小震动,也让国际社会看到大陆的克制态度。 炮战后,毛主席继续通过各种方式推动统一。1960年6月,在上海锦江饭店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期间,他指示福建前线司令部,在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访台前后,组织反美武装游行,集中炮击金门,算是给美方一个警告。6月17日和19日,解放军按照单日打炮的惯例,火力全开,示威意味浓厚。这事儿后来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和毛主席聊起,斯诺开玩笑说,美国人以为大陆要游泳过去解放台湾了,其实那时候毛主席去长江游泳,全国跟风学游泳,台湾地区那边隔海望去人头攒动,确实吓了一跳。毛主席听了直乐,说台湾是中国的事儿,美国人别瞎操心。不过,统一进程还是被其他国际事件耽搁。再往后,国内工作重心转移,台湾统一成了长期任务。毛主席生前多次强调,台湾未来只有两条路,要么跟着中国走,要么跟着美国走,没第三条。如今看历史,更觉得那时候的决定多有远见。统一不是谁的恩赐,是历史必然。那些干涉的势力,早晚会吃瘪,台独分子自欺欺人也到头了。

0 阅读:6

猜你喜欢

文史啊旺

文史啊旺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