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东大这两年造完航母发现不对味了,自己的无人机、无人艇、空间武器、超高音速导弹,基本上都能把航母给玩没了,那还要航母做什么?答案可能出乎你的预料: 话说回来,东大这几年海军动作真不小,辽宁舰服役了,山东舰也稳稳入列,福建舰更是带着电磁弹射下水,第四艘据说已经在船厂里动工了。排水量越来越大,技术也一步步跟上国际水准。可就在这些大家伙陆续亮相的时候,有人开始琢磨,这玩意儿真有那么大用处吗?自家手里握着无人机群、无人艇编队,还有太空里的反卫星家伙事儿,高超音速导弹一发就能从几千公里外直奔目标,航母这么个大靶子搁那儿,不就等着挨揍?东大花大价钱砸进去,图啥呢?答案其实挺接地气的,不是什么高大上的战略玄学,而是现实到骨子里的考量。你想想,这世界海洋游戏规则还是航母说了算,你突然说我不玩了,别人不服啊。 先说说新兴这些武器,东大在这块儿确实下足了功夫。高超音速导弹比如DF-17和YJ-21,速度超过5马赫,轨迹低平机动,美国五角大楼都承认,这东西对航母群威胁极大。2025年4月,美国防长皮特·赫格塞斯公开讲,中国15枚这样的导弹能在冲突头20分钟内干掉10艘美军航母,听着吓人吧?因为它飞得快,雷达难捕捉,传统防御系统跟不上节奏。无人机方面,东大彩虹系列和翼龙无人机出口全球,集群作战能力强,能低空渗透投放精确弹药,对舰载雷达和甲板飞机下手精准。无人艇呢,去年底东大展示的JARI-USV无人水面艇,速度50节以上,携带反舰导弹,能成群结队逼近航母编队,分散防御火力。太空武器更别提了,反卫星导弹和激光系统,东大2019年就成功拦截自家卫星,2025年美太空军司令还点名说中国是太空头号威胁。这些家伙事儿加一块儿,确实能让航母日子不好过,模拟战推演里,美军智库CSIS就说,在西太平洋,航母生存窗口可能缩短到几小时。 可问题是,东大为啥不直接扔了航母,全押这些新玩意儿?道理简单,你先进了,别人还没跟上。这海洋霸权从二战后就让航母把持着近百年,美国11艘核动力航母到处晃荡,成了全球力量象征。你东大突然宣称航母过时了,用高超导弹怼过去,对手不一定买账。国际规则还没适应这些新技术,太空武器用多了,联合国太空条约就得改,界限模糊容易擦枪走火。航母不一样,它有现成玩法,从编队护航到空中支援,几十年来大家心照不宣。东大现在是上升通道,造几艘航母不光是军事需要,还像还历史债,圆海军梦。想想瓦良格号从乌克兰拖回来那会儿,东大海军才刚起步,现在福建舰电磁弹射起飞歼-35,效率直追福特级,这步子稳扎稳打。 再深挖挖,航母这东西不单是打仗工具,更是工业实力的活广告。一艘8万吨级航母,里面塞满高精尖设备,从特种钢材到燃气轮机,从相控阵雷达到集成电力系统,每一环都考验全产业链。东大造舰过程拉动焊接自动化、复合材料和数控加工升级,这些技术反过来喂饱高铁和桥梁建设。2025年8月BBC报道,东大造船产能是美国的200倍,这不是吹牛,航母项目培养上万工程师和技术工,经验积累直通民用领域。比方说,福建舰的电磁系统,推动了轨道交通磁浮技术迭代。没了航母,你这些工业成果没个大舞台展示,别人还以为你技术天花板低。 心理战这块儿更直白。美国航母在很多人眼里就是技术巅峰,东大没自己的时候,总觉得差距拉不开。福建舰2022年下水后,电磁弹射视频一放,全球媒体炸锅,这不光是技术声明,更是自信宣言。美军自己也急眼了,2025年9月亚洲时报说,美国正赶工把无人机塞进航母,补长程打击短板。东大有航母在手,谈判桌上多张底牌,对台湾地区防务部那些动作,也能更有分量回应。不是说航母无敌,但它让对手掂量清楚,东大不是纸老虎。 新兴技术牛是牛,可还没到颠覆一切的地步。高超导弹威力大,但精度和可靠性得实战验证,东大DF-17服役几年,实际部署数量有限,美军宙斯盾系统也在升级拦截。无人机群听起来猛,实际受天气和电子战干扰,航母编队有驱逐舰护卫,层层网能挡不少。无人艇威胁近海为主,公海远洋还得靠大平台支撑。太空武器更敏感,2025年5月NSS报告说,中俄太空对抗加剧,但谁都不想先动手,怕连锁反应。航母正好当过渡,福建舰已经在测试无人机回收钩,未来可能变身无人母舰,融合这些新技术。美海军2025船建计划也承认,福特级得改装激光防御,航母不会淘汰,只会进化。 东大海军规划里,航母是蓝水战略核心。2025年国会研究服务报告指出,东大海军舰艇总数超美,航母序列至少三艘起步,四五艘才能覆盖印度洋到南海。第四艘据传核动力,排水10万吨级,预计2030年服役。这不是盲目跟风,而是算准了账:新兴武器管杀伤,航母管投送和持久。想想南海那些岛礁,东大用航母巡航,飞机起降威慑力远超导弹虚晃。台湾海峡演习,美军航母来转悠,东大山东舰对峙,平衡就出来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