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和乌克兰宣布了 2025年11月4日,俄罗斯国防部发布战报称,使用“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等精确制导武器,对乌克兰军工设施及其能源基础设施、军用机场等目标发动了打击,同时针对148个区域的无人机存储发射点及外国雇佣兵驻扎点进行了攻击。 俄军这波操作明显是奔着断乌军“后路”来的,军工设施被炸,意味着新武器造不出来;能源基建挨炸,前线装备和人员的补给就得卡壳;148个无人机据点和雇佣兵营地被端,等于直接削了乌军的“手脚”,毕竟现在战场上天飞的无人机和外来的帮手都是关键战力。 不过这哪是单方面打击,分明是两边对着拆台的节奏,俄军这边刚报完战果,乌军那边也没闲着,同日就甩出了黑海方向的反击成绩单。 而乌军也不甘示弱。直接宣布海军对黑海水域的“锡瓦什”钻井平台动手了,这平台可不是普通的采油设备,早被俄军改成了海上观察哨和射击阵地,上面装着监控黑海航线的侦察设备,还有个反坦克导弹小组专门盯着乌克兰沿海的船只和无人艇。 乌军这回玩得挺巧,派了海上无人艇和空中FPV无人机搭伙干活,高空无人机先盯着定位,海上无人艇凑过去投炸药,一下就把平台上的侦察设备炸烂了,反坦克小组也没能跑掉。更有意思的是,俄军后来放了段“柳叶刀”巡飞弹炸船的视频想撑场面,结果被乌军戳穿,说那明明是自家无人机炸中平台的画面,算是当众驳了回去。 这还不算完,乌军不光在黑海动手,还把火力延伸到了俄罗斯本土,之前就袭击了萨拉托夫炼油厂。这厂子可不是小目标,年加工原油能到700万吨,是俄军重要的燃料补给来源,被炸之后厂区着火又爆炸,前线的坦克、战机用油肯定得受影响。 而在11月4日之前,乌军已经在克里米亚搞过一波大动作,直接摧毁了俄军S-400防空系统的关键部件,连那部92N6E多功能交战雷达都没能保住——这雷达可是S-400的“核心眼睛”,没了它,防空系统基本成了睁眼瞎。 这么一看,两边打的都是“关键节点”的主意。俄军想通过炸军工、能源和无人机据点,让乌军没的打、没的用;乌军则反过来盯着俄军的“眼睛”和“粮草”,拆雷达、炸炼油厂、端海上观察哨,就是要让俄军的监控和补给出问题。 尤其是乌军在黑海的战术,明显比以前有章法了,2023年的时候还只是靠无人艇骚扰俄军舰艇,现在已经能搞海空无人机协同,专门打俄军的传感器网络,逼得俄军不得不分散兵力去守那些海上平台,反而更顾此失彼。 战场就这么陷入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循环。俄军的“匕首”导弹虽然威力大,但乌军总能找到俄军防御的薄弱点反咬一口;乌军的无人机战术再灵活,也架不住俄军对着基础设施狂轰滥炸。从2023年黑海态势开始变化,到2025年双方对着关键目标互拆,这场较量早就不是单纯的阵地战,更像是比拼谁能先耗垮对方的战争机器。 毕竟不管是“匕首”导弹炸出来的缺口,还是无人机戳穿的防御漏洞,最终都得靠后勤和装备补给填,而现在两边显然都没打算给对方喘息的机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