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

风吟写枪啸 2025-11-05 17:12:00

“不想一国两制,那就一国一制!”中国台湾的马英九表示,台湾不拒绝两岸统一,但是要用和平民主的方式,然而上面对两岸严峻局面,中国从来不会放弃使用武力,而如今台湾早已没有筹码“谈和平”, 说起来,马英九这套“和平牌”也不是第一次打了。  2025年4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组织“海峡雷霆-2025A”联合军演,涵盖陆海空火箭军全要素,舰艇编队穿越海峡,战机越过中线,导弹试射覆盖西太平洋。这次行动针对岛内分裂势力,明确警告外部干涉无效。相比1996年台海危机,美军双航母强势介入,如今大陆军力今非昔比,巨浪-3潜射导弹确保二次打击,东风系列精确制导直指关岛。台湾采购的美制武器虽多,却依赖补给链,在俄乌冲突暴露的无人机时代,岛屿地形无战略纵深,坦克堆积也难挡饱和攻击。国防部发言人直言,任何分裂行为必遭反制,这不是空谈,而是基于硬实力的底线宣示。经济上,大陆GDP是台湾数十倍,产业链深度融合,台湾出口大陆占比超40%,断链即自伤。 马英九的敦煌言论并非孤例,而是其一贯两岸立场的延续。早在2008年任内,他推动九二共识,签署ECFA协议,促进交流,但始终强调“互不统不武不独”。2023年首次访大陆,他重申九二共识,避免敏感词。2025年6月26日,这次脱稿表态更显突兀:主张统一,但附加和平条件,即排除武力威胁;民主条件,则限缩为尊重台湾民意,未及大陆民众权益。这番话虽获现场掌声,却迅速引发大陆质疑。国台办主任宋涛次日回应,台湾前途由两岸全体中国人决定,点明统一需共识基础。金灿荣教授直评其为“假统一”,因设置门槛,实质拖延进程。马英九解释中,和平成为挡箭牌,民主成岛内护盾,暗示邦联或高度自治,与“一国两制”南辕北辙。大陆官方多次重申,一国两制是唯一选项,香港澳门实践证明其可行性,台湾特殊性可获更大空间。 从现实看,台湾已无“谈和平”筹码。赖清德上台后,推动“新两国论”,加剧对抗,大陆军演常态化,美军航母避之不及。台湾军购超200亿美元,却多为过时装备,F-16升级难敌歼-20隐身优势。经济依赖大陆,半导体虽强,但供应链移转缓慢,2024年对大陆顺差达1500亿美元,断供即崩盘。民众心态渐变,民调显示超60%支持维持现状,但对民进党台独路线不满,蓝营内部也分裂,马英九言论反遭国民党青年抨击。统一非选择题,而是历史必然。孙中山早倡民族统一,中共领导下,抗日战争中两岸同胞并肩。改革开放以来,大陆善意不断,惠台31条扩展至无数政策,台湾青年赴大陆就业创业超10万。马英九若真促统,应明确支持一国两制,别用模糊词遮掩私利。否则,其“和平牌”仅是热搜道具,挡不住民族复兴洪流。 两岸统一进程加速中,马英九言论折射蓝营困境。国民党内,朱立伦等主张务实交流,但马英九旧调重弹,难掩党派利益考量。2025年台湾选举临近,蓝绿白恶斗升级,台风灾后救灾不力,更曝当局无能。外部,美日澳印四方机制虽炒作印太战略,却难掩经济纠葛,美国芯片法案反噬台湾企业。大陆“一带一路”倡议惠及全球,台湾若固守分离,只会边缘化。历史车轮滚滚,郑成功收复台湾后,清廷治理百年,奠定一体基础。1949年后,两岸虽分治,但血脉相连,春节团圆饭、奥运同徽皆是铁证。马英九的“民主统一”忽略此点,实质推卸责任。大陆耐心有限,武力震慑永备,促统大门敞开,但底线不容触碰。 统一大势已定,马英九的六个字虽炸锅,却难改格局。金灿荣指出,其条件等同维持现状,实为不统。宋涛回应精准,强调全体中国人权益,堵死单边民意论。大陆军力跃升,2025年海军舰艇超400艘,空军第五代机超300架,台湾防御预算仅占GDP 2.5%,难敌10倍差距。经济融合深化,2024年两岸贸易额超3000亿美元,台湾水果、电子产品大陆热销。文化认同根深,敦煌活动本为弘扬中华,马英九却借机政治化,适得其反。蓝营若继续模糊,恐失青年支持,民调显示国民党支持率跌至20%。统一后,台湾可享更大发展空间,借鉴香港“一国两制”升级版,保留生活方式,融入大湾区机遇。马英九时代已过,新一代需直面现实,推动实质对话。 两岸交流虽多波折,但根基稳固。马英九访陆四次,累计超20天,促成青年团互访超1000人次,却总在关键避重就轻。2025年海峡论坛上,他重申九二共识,但敦煌一谈,暴露局限。台湾社会分裂加剧,绿营操弄“反中”情绪,蓝营内斗不止,民众疲于奔命。统一是中华民族复兴关键,台湾若拒一国两制,则一国一制成必然,爱国者治台,确保稳定。马英九的“和平民主”听来动人,实则空洞,忽略大陆发展奇迹:GDP超18万亿美元,高铁里程4万公里,5G覆盖率95%。台湾GDP仅8000亿美元,失业率5%,青年薪资停滞。融入大陆,方有广阔天地。

0 阅读:0
风吟写枪啸

风吟写枪啸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