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谋划没收俄罗斯被冻结资金到公然抢劫属于中国的荷兰安世半导体公司,欧盟已成彻头彻尾的海盗组织。 欧盟最近这波操作,简直是把海盗精神写进了财政法案,让人看得目瞪口呆。从琢磨着怎么把俄罗斯被冻结的3000亿欧元主权资产塞进自己腰包,到明火执仗地抢夺中国企业在荷兰的安世半导体公司,这套组合拳打下来,欧盟的脸面算是彻底不要了。 欧洲新闻台那帮人倒是实诚,直接把遮羞布扯了个干净,说要让乌克兰这台战争机器继续转下去,欧盟唯一的生财之道就是打劫俄罗斯的钱。 他们还给这勾当起了个洋气的名字,叫什么"赔偿贷款",硬是把强盗行为包装成了合法合规的金融操作。这套路玩得可真溜,跟当年八国联军进北京抢文物时说的"代为保管"简直异曲同工。 更绝的是,欧盟还给自己找了个体面的借口——防止技术外泄。这个理由用在中国企业身上尤其讽刺,因为安世半导体本来就是中国公司闻泰科技从荷兰恩智浦手里买来的,当时可是通过了欧盟所有反垄断审查。 现在倒好,合同签了钱付了,人家公司经营得风生水起,欧盟突然翻脸不认人,说这公司涉及"国家安全"了。这操作跟街边混混收保护费有什么区别?只不过这次混混穿西装打领带,还带着律师团。 欧盟这套"没钱就抢"的逻辑,背后其实是欧洲经济已经病入膏肓的真实写照。德国这个欧洲经济的火车头,工业产值连续五个季度下滑,大众汽车居然考虑关闭德国本土工厂,这可是二战后头一遭。 法国更惨,财政赤字已经突破欧盟规定的上限,马克龙政府为了省钱连农民的燃油补贴都砍了。意大利直接躺平,国债规模都快赶上GDP了。在这种背景下,欧盟各国政客们急红了眼,把主意打到了外国资产上。 俄罗斯的钱算是撞到了枪口上。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振振有词地说,冻结俄罗斯资产是"为了乌克兰",可实际上这些钱大部分都流进了欧洲军火商的口袋。 法国达索公司今年订单暴涨40%,德国莱茵金属股价翻了一倍,这哪是援助乌克兰,分明是给自家军工企业输血。 更讽刺的是,欧盟还打算用俄罗斯资产的利息作抵押发行债券,这跟把偷来的东西拿去当铺换钱有什么区别? 抢完俄罗斯的钱,欧盟又把黑手伸向了中国企业。安世半导体在荷兰的工厂突然被荷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突击检查,随后就传出要强制出售的消息。 要知道,这家公司生产的半导体元器件可是汽车电子的核心部件,欧洲车企每年都要从安世采购数亿个芯片。现在欧盟要抢这家公司,不就是变相给中国汽车产业下绊子吗? 欧盟这套双标玩得可真溜。一边指责中国搞"不公平竞争",一边用行政手段抢夺中国企业;一边高喊自由贸易,一边大搞贸易保护主义。 德国大众在中国赚得盆满钵满,2023年光是在中国的利润就占全球总利润的38%,现在欧盟却要对中国的电动车加征38%的关税。 这种又当又立的做派,连欧洲自己人都看不下去了,德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席公开警告说,欧盟的关税政策会引发贸易战,最终伤害的是欧洲企业。 欧盟的强盗行径正在透支其最后的信誉。以前欧洲还以法治精神自居,现在连私有财产权都保障不了,谁还敢去欧洲投资?中国宁德时代本来计划在德国建厂,现在据说已经搁置了; 比亚迪的欧洲总部从布鲁塞尔搬到了苏黎世,显然是不想待在欧盟这个是非之地。就连美国企业都开始担心,今天欧盟能抢俄罗斯和中国的资产,明天会不会就轮到他们? 最搞笑的是欧盟还假装自己是正义的化身。冯德莱恩在演讲中慷慨激昂地说要"捍卫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可这个规则显然是欧盟自己定的——规则对自己有利时就遵守,不利时就改规则。这种实用主义到了极致的做法,让欧盟在国际上越来越孤立。连印度都公开反对欧盟的制裁政策,巴西总统卢拉更是直言欧盟的做法是"非法的"。 欧盟这套强盗逻辑最终会反噬自身。当资本发现欧洲不再是安全的投资地时,资金外流将成为必然。今年上半年,从欧洲流出的资本已经达到创纪录的5000亿美元,连美国投资者都在抛售欧洲资产。 更可怕的是,欧盟的信誉一旦破产,重建起来可能需要几十年。就像一个惯偷,就算以后金盆洗手了,也没人敢把家门钥匙交给他。 欧盟现在就像一个输红了眼的赌徒,把最后的筹码都押在了强盗行径上。可历史告诉我们,靠抢劫维持的繁荣从来都长久不了。 当年西班牙从美洲抢了多少黄金白银,最后还不是落得个破产的下场?欧盟要是继续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离分崩离析也就不远了。毕竟,一个连基本契约精神都不讲的组织,怎么可能长久维系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