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耐。刚签完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你老美不讲信用,

木槿论事 2025-11-04 16:08:44

特朗普戏耍中国,中国人民也不耐。刚签完大豆变脸,中国也是跟着走。你老美不讲信用,中国人民也一样。只有是真心真意,才会迎来真朋友。谎话连篇没诚意,实际情况骗自己。   大家怎么看,一起评论区唠唠!   特朗普那句“让美国农民重新赢回市场”的口号,最后真成了自己打脸的证据。   事情起源于那份大豆协议,2020年初,中美在华盛顿签下第一阶段经贸协议,美方满口答应“取消部分关税”,同时高调宣称中国要大规模买美国大豆,媒体甚至管这叫“救命粮计划”。   美国财长和农业州的官员轮番上电视,说中国要帮美国农民度过难关。   说白了,那时候美国农民是真惨。   贸易战打了两年,中国大豆进口几乎清零,仓库堆得比山高,农民手里压着几万吨豆子卖不掉,贷款还不上,破产潮一波接一波。   而特朗普急需要一场“政治胜利”,这份大豆协议成了他的救命稻草。   中国这边倒是按规矩办事,协议刚签完,进口商就开始下单、询价、申请关税豁免,真金白银去落实。   短短几个月,就有几百万吨美豆上船,中国甚至还买了些高粱和小麦,给足了面子。   按理说,这应该是双赢:你想卖,我愿买,皆大欢喜。   可好景不长,美方一转身又开始加码,芬太尼、301调查、港口费、新的出口限制,接连上阵,原本承诺分阶段取消的关税,不但没降,反而越加越多。   刚签完协议就变脸,搞得人措手不及,到2025年,美方甚至还考虑给本国车企减税,却继续对进口芯片、药品、半导体加税,逻辑全乱套。   这时候,美国财长又跑出来说要“重新谈协议”,好像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市场不是傻子,生意讲究的是信任,不是反复横跳,中国企业看明白了,美方这一套不是合作,是把协议当筹码,拿来反复勒索。   于是,采购方向立刻调整——从美国转去巴西、阿根廷,到2025年,中国进口的8619万吨大豆里,巴西就占了七成多,美国的份额跌到不到两成,到了10月,中国油厂采购下一年美豆的量是零。   市场就是最现实的账本,你要是不讲信用,别人自然会绕着走,这一回,特朗普玩的是政治手段,丢的却是美国农民的饭碗。   变脸的后果来得很快,美国本来想用关税逼中国让步,结果先崩的是自家农业。   大豆出口量暴跌,仓库积压,价格跳水,肯塔基、爱荷华这些农业州的农场主苦不堪言,贷款还不上,机器卖不掉。   有人算过账,2018 年那波贸易战美国豆农亏了近 200 亿美元,这回更惨,2025 年对华出口不到 600 万吨,连往年的零头都不够。   特朗普还在镜头前吹牛说“这是为了美国利益”,可现实是,美国人买菜、买肉、买家电都涨价,加的关税最后全转嫁到自己头上,美国股市半个月蒸发 4 万亿美元,连农民都在抱怨:这救命粮,怎么把我们救没了?   而中国这边没慌,该买的从别的国家买,该种的加快种,巴西、阿根廷、俄罗斯、甚至非洲新兴市场,都成了新的大豆来源。   国内也在扩种,搞“豆粕减量替代”,用其他饲料降低对进口的依赖。   到 2025 年,自给率比 2020 年提高了 4 个百分点,油厂、饲料厂照常开工,老百姓吃油、吃肉没受太大影响,市场照样稳,供应照样足。   这就是差别:一个靠嘴打仗,一个靠行动守信,中国讲究“说到做到”,签了协议就照规矩走;美国这边“签一套、做一套”,想用手段逼合作,却把信任逼没了。   你加税我就反制,你暂停我就换伙伴,这不是赌气,是原则。   事实证明,诚信才是贸易里最硬的货币。   美国农民的损失、物价的上涨、股市的震荡,都是自己政策反复的代价,中国不需要喊口号,只要稳扎稳打,现在的全球大豆市场,谁稳定、谁守信,买家自然跟谁走。   说到底,特朗普以为他在玩政治棋局,结果下的却是自家农民的命运,市场的逻辑很简单——真心换真心,谁耍滑头,谁就被淘汰,谎话说多了,骗不了别人,只会骗自己。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踊跃留言!麻烦看官老爷们阅读后点赞关注,谢谢!   (个人观点,理性观看)

0 阅读:0
木槿论事

木槿论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