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对瑞典免签!欧盟大门即将全面敞开?

如梦菲记 2025-11-04 16:03:32

11月3日,中方正式宣布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026年12月31日对瑞典免签,实现了中瑞关系某种意义上的破冰或者突破,那么,这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免签更近了一步吗?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1月3日,中国外交部正式宣布,从2025年11月10日到2026年12月31日,持普通护照的瑞典公民来华可以享受免签待遇,停留时间不超过15天。   这个消息一出,不少人的第一反应是:这是不是意味着中欧之间那堵看不见的墙,终于要松动了?   截至目前,中国已经对欧盟27个成员国当中的25个实行了单方面免签,瑞典的加入让这份名单变得更加完整。   现在还在名单之外的,只剩下捷克和立陶宛这两个中东欧国家,从数字上看,25比2,这个比例确实已经相当高了,很多人自然会想,是不是只要把最后两块拼图补上,欧盟那边就会考虑对中国开放免签了?   事情没那么简单,欧盟的申根签证体系虽然是统一的,一张签证可以走遍大部分欧洲国家,但这套体系背后的决策机制相当复杂。   想要推动整个欧盟对某个国家实行免签,需要经过欧盟委员会的评估、欧洲议会的讨论、各成员国的投票同意,还要考虑边境安全、移民管控、外交关系等一大堆现实问题。   换句话说,中国这边主动向欧洲伸出橄榄枝,欧洲那边接不接得住,还得看他们自己怎么盘算。   瑞典这次被纳入免签名单,其实释放的信号比表面上看起来要丰富得多,前几年因为一些议题,中瑞关系经历过一段比较冷淡的时期。   现在中方主动释放善意,说明双方都有意愿重新修复和改善关系,而且瑞典在欧盟内部虽然不是核心大国,但它在北欧地区的影响力不小,在环保、科技、人权等议题上的话语权也挺强。   2024年中瑞双边贸易额突破了200亿欧元,这个数字说明两国在经贸层面的合作其实一直没断过,免签政策如果能顺利落地,对双方的商务往来、文化交流、旅游市场都是实打实的利好。   再看看那两个还没进入名单的国家,立陶宛这几年因为台湾问题跟中国闹得很不愉快,双方关系一度降到了代办级。   当时立陶宛的一些政客可能觉得能从某些势力那里捞到好处,结果折腾了半天,既没成为什么欧洲半导体中心,也没得到实质性的经济利益,反而把跟中国的正常合作渠道给堵死了。   现在欧洲经济形势不好,立陶宛国内的商界和民众估计也在重新算账,对华政策会不会松动,还真不好说。   捷克那边倒是传来了一些积极信号,今年10月众议院大选刚结束,务实派开始掌权,这意味着捷克未来的对华政策可能会更加理性和务实。   如果捷克能在一些关键问题上摆正位置,中捷关系回暖的速度可能会超出很多人的预期。   就算中国把27个欧盟国家的单方面免签都凑齐了,欧盟会马上跟进吗?坦白说,障碍还真不少,现在欧洲政坛右翼势力抬头,民粹主义声音很大,一些政客为了选票,动不动就拿中国说事。   在这种氛围下,想让他们在签证政策上放松口子,阻力肯定不小,各成员国的态度也不统一。   像希腊、葡萄牙这些依赖旅游业的国家,一直希望吸引更多中国游客,对免签政策比较积极,德国、法国这些核心成员国则比较谨慎,担心安全管控和非法移民问题。   但经济账谁都会算,新加坡去年对中国免签以后,中国游客的消费能力让整个东南亚都眼红,欧洲那些商场、酒店、景点,哪个不想分一杯羹?   现在欧洲经济复苏乏力,通胀压力还在,如果能把中国游客和商务人士的流量引进来,对很多行业来说都是实实在在的提振。   而且从欧盟现有的免签名单来看,里面不少是亚洲、非洲、拉美的发展中国家,说明经济发展水平并不是唯一标准,政治互信和外交关系才是关键。   从最近的一系列动作来看,中欧关系正在经历一个微妙的回暖期,不久前中法刚举行了高级别人文交流对话,德国总理也频繁访华,这些都说明欧洲国家在面对复杂的地缘政治环境时,更愿意保持跟中国的沟通渠道。   中国对瑞典免签,其实是在这个大背景下的一个顺势而为的动作,它既展示了中国的开放姿态,也为后续更深层次的合作打下了基础。   所以说,中瑞免签是不是意味着欧盟对中国免签更近了一步?答案是肯定的,但这一步走得还不够快。   中国这边已经把诚意摆得很明白了,欧洲那边接下来怎么做,就要看他们的智慧了,是选择拥抱合作共赢,还是继续在意识形态和地缘政治的泥潭里打转?时间会给出答案。   对此大家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说出您的想法!

0 阅读:14

猜你喜欢

如梦菲记

如梦菲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