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1315买的羽绒服没根绒?这坑太狠,教你一眼识破 北京杨先生这事听得人一肚

秦绪作文 2025-11-04 12:22:23

花1315买的羽绒服没根绒?这坑太狠,教你一眼识破 北京杨先生这事听得人一肚子火!花一千多在网上买件“羽绒服”,本想过冬穿,结果冻得直打哆嗦,还浑身钻“毛”,仔细一看全是丝儿,哪有半点羽绒的影子。 他扒开衣服看水洗标,当场就懵了:填充物写着100%聚酰胺纤维,说白了就是化纤丝,跟羽绒压根不搭边。花着羽绒服的钱,买了件高级点的棉服,这商家也太黑心了。 最气人的是,这可不是小作坊的便宜货,一千三的价格,搁哪儿都算中端了,谁能想到敢这么明目张胆造假。杨先生去找商家理论,对方还狡辩,说“聚酰胺纤维也能叫羽绒棉”,纯属胡搅蛮缠。 其实这事儿早有规矩管着。咱国家2022年就实施新国标了,明确说了叫“羽绒服”就得标“绒子含量”,还不能低于50%。那绒子是蓬松的小绒朵,保暖全靠它,跟单根的丝儿完全两码事。 国际上更严,今年6月国际羽绒羽毛局新规定,绒子含量得大于等于10%,才敢叫“羽绒”制品。杨先生这衣服一根绒没有,纯属挂羊头卖狗肉,妥妥的欺诈。 这可不是个例。上海有位陈先生花两百多买的“90%鸭绒服”,剪开全是单根绒丝,保暖性差还钻毛;哈尔滨董女士直播间买的“白鹅绒服”,洗破了才见着里面全是丝状物。 商家的套路多着呢。除了用聚酰胺纤维冒充,还爱用“羽绒棉”“生态羽绒”这些词糊弄人,听着像羽绒,其实就是化纤。还有用便宜鸭绒冒充贵鹅绒的,肉眼根本分不清。 为啥这么多商家敢造假?还不是维权太难。检测一次得几百块,比便宜衣服都贵,好多人嫌麻烦就认栽了。就算投诉,平台往往就给退个款,商家换个店名接着骗。 不过别慌,有俩招能避开坑。第一看水洗标,必须有“绒子含量”四个字,低于50%直接pass;第二用手摸,真羽绒是一团团的,捏着有弹性,全是丝儿的肯定假。 广东有个律师说了,遇到这种情况别忍,保留好订单和聊天记录,直接找平台要“先行赔付”,还能主张“退一赔三”。商家敢欺诈,就得让他付出代价。 天冷了买件暖和衣服是刚需,但咱不能花冤枉钱。那些敢把化纤当羽绒卖的商家,看似赚了快钱,其实砸的是自己的招牌,早晚得栽跟头。 你们买羽绒服踩过坑吗?是不是也被“羽绒棉”这种词骗过?其实只要认准“绒子含量”,再仔细摸摸质感,就能避开大多套路,毕竟好货从来不怕较真,对吧?

0 阅读:5
秦绪作文

秦绪作文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