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这就有两个村庄,本来要拆迁建产业园,结果家家户户都开始加盖两层三层的,院子都盖满了,还狮子大开口要很多拆迁款,然后产业园就不在那建了[捂脸][捂脸][捂脸]梦想破灭,不仅没拆迁房还没拆迁款还搭进去大把盖房的钱,现在家家户户乌漆麻黑,白天不开灯在屋里都看不见东西[捂脸][捂脸] 最闹心的是张建国,当初为了多盖两层,把给儿子准备的彩礼钱都挪过来了,还跟信用社贷了八万。现在儿子处的对象催着买房,女方家长放话,年底凑不齐首付就分手。张建国每天天不亮就起来喂猪,喂完猪就蹲在院门口抽烟,烟蒂扔得满地都是,他媳妇见了就骂,两人吵得街坊四邻都能听见。 村里的路也没法走,去年盖房的时候,拉钢筋、拉水泥的卡车天天轧,好好的水泥路裂了好几道大口子,下雨天积水能漫到小腿肚。有次王奶奶去村头买降压药,踩着砖头过积水,没踩稳摔了一跤,腿肿了半个月,最后还是儿子从外地回来送她去的医院。王奶奶说起这事就抹眼泪,说早知道当初不跟风盖房,现在也不会连出门都费劲。 更让人窝火的是邻里矛盾。李家和孙家本来是远房亲戚,盖房的时候李家非要往孙家那边多占半米地,说这样能多盖个小房间。孙家不愿意,两家从拌嘴变成吵架,最后李家男人把孙家的院墙推倒了一块,孙家直接报了警。警察来了也没辙,只能让两家协商,结果协商到现在,两家见了面都不说话,过年走亲戚都绕着对方家门口走。 就这样熬了快一年,镇上突然来了消息,说有个做果汁加工的企业,想在咱们这一片建厂房,还要招工人,管吃管住,一个月能开四千多。村民们一听都乐了,赶紧去村支书家打听。可村支书接下来的话,让大家的心又沉了下去:企业说了,咱们村违建太多,厂房没法规划,而且之前耽误了产业园项目,土地闲置了这么久,得先把违建拆了,再把土地平整好,企业才愿意来考察。 这话一传出去,村里立马炸了锅。当初带头撺掇大家盖房的赵二柱子跳出来喊:“凭啥让我们拆?拆了我们盖房的钱找谁要?这企业要是真想来,就该自己想办法,不能让我们吃亏!”他这话刚说完,张建国就忍不住了,指着赵二柱子的鼻子骂:“赵二柱子你还有脸说?当初不是你说‘多盖一层多拿十万’,我能把儿子彩礼钱都投进去?现在我儿子婚都快结不成了,你倒好,你儿子在外地开饭店,不缺这点钱,就不管我们的死活了?” 旁边的人也跟着附和,有的说自家盖房欠了亲戚的钱,有的说屋里黑得没法住,夏天闷得像蒸笼。赵二柱子被说得脸通红,想反驳又说不出话,最后只能低着头抽烟。村支书见状,拍了拍桌子说:“现在不是吵架的时候,想让企业来,咱们就得拆违建;不想拆,那就接着守着这些破房子,继续欠着债,让孩子在外地打工一辈子。大家自己选!” 村民们沉默了半天,张建国先开口:“我拆!就算之前的钱打水漂了,也不能让以后的日子还这么糟。”有了第一个,其他人也跟着点头,连赵二柱子也小声说:“我也拆,大不了以后再慢慢挣。” 接下来的半个月,村里天天都是拆房的动静。有的人家自己拆,有的人家缺人手,街坊四邻就过来帮忙。拆完之后,村里一下子亮堂了不少,路也重新修了,积水问题也解决了。那个果汁企业的人来考察的时候,一看村里的变化,当场就拍了板,说三个月后开始建厂房。 现在厂房已经盖到第二层了,张建国跟企业定了名额,等厂房建好就去上班,他说以后不用背井离乡打工,还能照顾家里。王奶奶也高兴,说现在出门不用踩砖头了,等厂房建好了,还能去食堂帮着洗洗碗,挣点零花钱。李家和孙家也和好了,上个月孙家孩子结婚,李家还去随了份子,两家人坐在一起喝酒,都说当初是自己太贪心,现在总算明白了,踏实过日子比啥都强。
男人一直在女儿家养老,住了十年。老家房屋拆迁,男人拿到180万拆迁补偿费。男人给
【24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