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掐脖三次致妻永久瘫痪”:家暴恶魔当庭辩称只是“失手”

钱江晚报 2025-11-03 22:07:18

【#丈夫3次掐脖导致妻子永久瘫痪# #9岁娃阻止家暴被爸爸一脚踹飞# 此案今日开庭】“现在是半身不遂,肢体伤残5级。”在手机那头,杨宁宁略带颤抖的声音传来,每次回忆被丈夫家暴的场景,她的语速总会忍不住加快。

2022年3月19日凌晨,一场持续了十余年的家庭暴力,在河北沙河市一个普通家庭中达到了顶点。37岁的杨宁宁被丈夫周某某掐住脖子,三次窒息,最长一次持续超过一分钟。她在挣扎与求饶中活了下来,却因急性脑梗死造成左半身永久瘫痪,至今生活在轮椅上。

在杨宁宁看来,丈夫不是失手,是想让她死。

11月3日,这起“河北女子熟睡中遭家暴致残案”,其丈夫周某某涉嫌对杨宁宁故意伤害一案在沙河市人民法院开庭审理。

当天下午2点多,杨宁宁表示对方辩护过失伤害,当天庭审已结束,法院将择期宣判。

【暴力,从婚姻开始便如影随形】

记者与杨宁宁的首次相遇,是在“四川女子两年被家暴16次案”庭审法院外。当时的杨宁宁理着一个寸头,面容憔悴坐在轮椅上,黑色外套显得她更加瘦弱。同为家暴受害者,她赶到现场为当事人打气。

9月初的成都体感不觉冷,但杨宁宁的腿上始终盖着一条红色的毯子。因人群拥挤,她的轮椅一直需要人协助。

在她向记者提供的照片中,曾经的杨宁宁拥有一头长发,年轻美丽。

据媒体报道,2009年,杨宁宁与周某某经人介绍结婚,婚后在县里经营一家手机维修店。外人眼中,他们是白手起家的平凡夫妻。然而,暴力却在婚后的第二年无情落下。

“第一次,他打了我一个耳光,之后下跪、自扇、哭着求我原谅。”杨宁宁选择了原谅,却不知道这成了之后十多年暴力、道歉、原谅、再暴力恶性循环的开始。

从扇耳光,到用烟头烫,再到掐脖子,杨宁宁所遭遇的家庭暴力不断升级。2019年,因为一个U盘的争执,周某某在监控下对杨宁宁拳打脚踢。当时只有9岁的儿子上前阻拦,被他一脚踹飞。女儿在旁吓得尖叫大哭。

2022年3月19日凌晨的这一次家暴,彻底改变了杨宁宁的一生。

因几句口角,周某某将杨宁宁按在床上,三次掐住她的脖子,其中最长一次长达一分多钟。在杨宁宁的回忆中,丈夫掐着她的脖子时反复说,“今天晚上弄死你。”

尽管最终她侥幸生还,但这次暴力造成了不可逆的伤害:颈内动脉夹层、急性脑梗死。掐脖子家暴发生后的第二天,杨宁宁因嗓子咽口水,脖子淤青严重,要求周某某送其到诊所就医,就医时她的身体突然麻痹,无法正常说话。经救治后,杨宁宁左侧肢体偏瘫,生活无法自理。

后经司法鉴定,她的伤情构成重伤2级,肢体瘫的伤残等级为5级,颈动脉伤残等级为8级。

【“故意伤害”,还是“故意杀人”】

2024年3月,检方以故意伤害罪对杨宁宁的丈夫周某某提起公诉。

但杨宁宁一直无法接受这一罪名。在她看来,周某某从一开始就想置她于死地。她说,“我希望他被判无期,如果刑期低于15年,我会一直坚持维权。”

为此,杨宁宁放弃了民事赔偿。“我不求赔偿,只希望法律能给出一个公正的判决。”

事实上,杨宁宁被掐脖子一事发生在2022年,但刑事案件于2025年11月3日才首次开庭。其间,因是否报警,也曾困扰着杨宁宁的家人。

“事发后的24日,我父母去派出所报案。但当时民警表示可能会影响两个孩子,我父母就直接回来了。”杨宁宁向记者回忆。

同时,打官司是一条漫长的路,让杨宁宁和家人望而生畏。无奈之下,他们咨询了当地一位律师,“我父亲和律师说,如果报警,孩子怎么办?律师就回复说,不报警,可能你的孩子都没命了。”

或许正因为这一句话,杨宁宁最终决定报警。

如今,杨宁宁的生活无法自理,依靠一对年仅十几岁的儿女照顾起居。“儿子会哄我开心,喂我吃饭吃药。”

“我最对不起的就是孩子,”杨宁宁曾这样向媒体表述。更让她痛心的是,孩子成为暴力的见证者。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律师认为,未及时报警只会增加案件证据收集的难度,但不会导致案件性质的认定。“故意杀人和故意伤害的区别在于主观故意内容不同。”付建表示,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剥夺他人生命的故意,而故意伤害罪仅要求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故意,不追求被害人的死亡结果,如果致被害人死亡,行为人对死亡结果持过失态度。

最后,付建特别强调,若有家庭成员遇到家庭暴力情况,可以立刻报警,若面临持续危险,可凭报警记录、医疗证据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禁止施暴者接近、接触自己及子女。(潮新闻 记者 李沐子)

0 阅读:82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

钱江晚报官方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