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刚给联合国交完2025年会费,50多亿,肉疼,没想到这么多!10月初联合国又来跟中国要钱了,否则联合国只能裁员!10月底我们就全额打款6亿8573万美元,折合人民币50多亿。 联合国秘书长副发言人哈克这次还特意用中文说了声“谢谢”。他这么客气不是没道理的,因为联合国现在的钱包确实挺瘪的。 秘书长古特雷斯10月中旬就拉响了警报,说要是会员国再不准时交钱,联合国可能就得面临“破产危机”了,这缺钱的状况不光影响明年,甚至可能波及到2027年。 想想看,一个这么大的国际组织,居然因为现金流紧张,不得不削减岗位、压缩差旅,连一些重要的会议活动都可能受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中国这笔巨额会费到账,简直就是雪中送炭,所以哈克也强调“每一笔缴款都至关重要”。 不过,联合国这缺钱的局面也不是一天两天了,某种程度上算是个老毛病。它的经费主要就指望着193个会员国按分摊比例缴纳的常规会费。 这个分摊比例不是随便定的,主要是看各国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口还有支付能力。咱们中国现在的分摊比额是20%,在会员国里排第二,仅次于美国的22%,比第三名的日本(6.93%)高出不少。 这个比例的变化也反映了咱们中国经济实力的增长。回想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咱们的会费比例经历过一个先升后降的过程,甚至一度低于1%。 但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经济快速发展,这个比例就一路攀升,从2000年的不到1%,涨到了现在的20%,成了第二大会费国。这说明咱们对世界经济的贡献越来越大,承担的国际责任也相应加重了。 但问题在于,联合国这个“家”不好当,花钱的地方特别多。工作人员的工资、全球机构的日常运转、各种国际会议的召开,还有那些维系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各类项目,都得从这会费池子里出。如果像美国这样的大户长期欠费,联合国的日子就真的捉襟见肘了。 根据报道,美国目前拖欠联合国的各种会费加起来,已经超过了30亿美元,是个惊人的数字。 它不仅是拖欠2025年该交的8亿多美元常规预算分摊款,往年的旧账和维和经费也没结清。尤其从今年1月以来,美国几乎就没怎么付过会费。 这种长期、巨额的拖欠,无疑是联合国财政困难最主要的原因。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早在9月份就指出,美国作为第一大欠费国,其欠款占各国欠款总额的三分之二以上,是导致联合国陷入财政困难的主因。 美国欠费可不是近几年才有的新鲜事,算是个“历史遗留问题”了。从上世纪80年代里根总统时期就开始,断断续续欠了几十年。 虽然美国军费开支庞大,2025财年甚至接近9000亿美元,但它拖欠的联合国会费还不及其军费的一个零头。这显然不是简单的“没钱”能解释的。 有分析认为,美国有时是把拖欠会费当作一种施压工具,想借此影响联合国的决策,让它的运作更符合美国的利益和好恶。 这种将财政义务政治化的做法,对联合国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伤害很大。比如,有记者曾追问联合国发言人,美国政府“停摆”会不会影响缴费,发言人的回答很明确:那是美国的国内问题,向联合国缴费是条约义务,所有会员国都必须履行。 美国作为会费比额最高的国家,没能带头履行好对联合国的财政义务,这对其他老老实实交钱的会员国来说,确实很不公平。 面对这种不公平,中国一方面敦促有关国家,特别是有支付能力的国家,要及时、足额缴纳摊款,用实际行动支持联合国;另一方面,咱们自己更是以身作则。 尽管中国仍是发展中国家,国内还有抗击疫情、发展经济、改善民生等繁重任务,但我们依然积极履行财政责任,几乎每年都是提前或准时足额缴纳会费。 这不仅仅是在履行《联合国宪章》规定的法律义务,更体现了中国对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和对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的坚定维护。 中国明白,在当今这个充满各种全球性挑战的时代,一个财政稳健、运作有效的联合国对大家都好。咱们的外长王毅就表示过,只要国际社会坚定信心,共同努力,联合国就一定能克服困难,重振权威。 所以,中国缴纳的这50多亿人民币会费,不能简单地看作是“肉疼”的一笔支出。它更是一笔对未来全球治理体系的投资,是一份对多边主义和国际合作的坚定承诺。这背后,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在用实际行动说话,展示我们支持联合国、支持全球和平发展的决心和诚意。 相比之下,那个长期拖欠巨额会费的国家,虽然嘴上可能常提“领导力”,但其行为却在不断侵蚀联合国的根基和国际社会的信任。在联合国这个大家庭里,可靠的行动远比漂亮的口号更有分量。


吐槽说实话
美国不交我们也不交,没啥说的!不能正确替国际社会发声,被美国老赖讹诈,我们一样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