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

未央秘史 2025-11-03 10:45:27

美国前商务部长雷蒙多直言:“当初将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我们坚信这会彻底重创这家中国企业,可现实却完全超出预期——华为不仅没有倒下,反而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大。”这番直面现实的表述,既透着无奈,更揭开了中美科技博弈中最值得深思的真相。 美国当初把华为列入实体清单时,大概率觉得这是釜底抽薪的狠招,毕竟在当时的科技格局里,高端芯片、核心软件大多掌握在欧美企业手里,他们以为断了供应,华为的手机、通信设备业务就得停摆,只能乖乖妥协。 可他们显然低估了华为的准备,也没算到中国科技产业链的韧性,这场持续多年的封锁,最后变成了华为和中国科技行业的“实战练兵”。 华为的底气,首先来自常年砸钱不手软的研发,2024年华为研发投入达到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0.8%,近十年累计花了超过1.2万亿,这么大的投入不是白花的,早就在关键领域埋下了“备胎”。 2019年美国刚封锁安卓系统,华为就迅速推出了鸿蒙系统,当时很多人觉得这只是应急之作,没想到五年时间里,鸿蒙从1.0迭代到5.0,2025年上半年原生鸿蒙装机量已经突破1000万台,整个鸿蒙生态的设备总量更是冲到11.9亿台,开发者超过720万,连微信都启动了鸿蒙原生版内测,小红书、京东这些主流应用早就完成适配。 以前大家担心新系统没应用,现在鸿蒙的应用和元服务数量超过2.5万个,覆盖了生活、工作的方方面面,硬生生在安卓和iOS之外,杀出了一条第三条路。 最让美国没想到的是芯片领域的突破,当初他们封锁7nm及以下先进制程芯片,以为能掐死华为的高端手机业务,可2023年华为Mate60系列突然上线,搭载的海思麒麟9000S芯片,直接打破了这个僵局。 这枚芯片不是库存货,而是中芯国际用DUV多重曝光技术做出来的等效7nm芯片,虽然生产过程比EUV光刻机复杂,需要反复曝光四次,但2025年上半年这套工艺的良率已经稳定在90%以上,足以支撑量产。 中芯国际靠着这种“用老设备干新活”的思路,不仅帮华为稳住了高端手机市场,还拿下了华为昇腾AI芯片的订单,仅昇腾910D的代工就占了其先进工艺产能的30%。 2025年第二季度,华为智能手机出货量重返中国市场榜首,上半年出货2540万台,终端业务全年营收3390亿元,同比增长38.3%,这背后正是芯片和生态突破带来的底气。 华为的强大还不止于手机和系统,业务多元化让它抗风险能力大幅提升,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2024年营收263.53亿元,同比暴涨474.4%,还首次实现盈利,鸿蒙智行不到两年交付量就逼近百万辆,这种增长速度让很多传统车企都羡慕。 云计算业务全年收入688亿元,数字能源业务增长24.4%,ICT基础设施业务依然稳固,营收3699亿元,这些业务相互支撑,让华为不再依赖单一板块,就算某块业务受制裁影响,其他板块也能补上来。 而在华为原本就强势的电信设备领域,美国的封锁反而帮它巩固了市场,2024年华为全球电信设备市场份额达到34%,比2018年还高2个百分点,全球超过32亿人居住的国家,其5G网络都在用华为设备,就算是美国的盟友如意大利、西班牙、韩国,也没放弃和华为的合作。 美国的制裁不仅没打垮华为,反而让自己的企业遭了殃,美国信息技术与创新基金会的报告显示,2021年到2024年,美国公司因为限制和华为合作,至少损失了330亿美元销售额,英特尔、高通这些科技巨头都没能幸免。 原本这些公司能靠华为的订单持续投入研发,现在订单没了,再投资的能力也受了限制,反而让华为在专利领域进一步拉开差距。 2025年初的全球5G标准必要专利排名里,华为占比15%,稳居世界第一,比第二名高通高出5个百分点,这种专利优势让华为在全球科技合作中掌握了更多话语权。 这场科技博弈的真相其实很简单,技术封锁从来不是遏制创新的办法,反而会倒逼被封锁者加速自主研发。 华为早就明白核心技术买不来、讨不来,所以常年坚持高研发投入,提前布局自主产业链,而中国庞大的市场给了鸿蒙、国产芯片成长的土壤,720万开发者、300多所开设鸿蒙课程的高校,形成了人才培养的闭环,中芯国际等产业链企业的技术突破,又给华为提供了坚实的支撑。 美国以为封锁能让华为退缩,没想到反而让华为摆脱了对外部供应链的依赖,构建起了自主可控的生态体系。 现在的华为,不仅在手机、通信领域保持领先,在AI、智能汽车、云计算等新兴领域也全面开花,14万件有效授权专利构建的技术壁垒,让它在全球科技竞争中越来越主动,这大概就是雷蒙多感到无奈的根本原因,毕竟他们费尽心机的封锁,最终却把华为逼成了更强大的竞争对手。

0 阅读:140

猜你喜欢

未央秘史

未央秘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