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市早苗做了特朗普不敢为的事:中方拒发贺电的原因揭晓,中日关系走向引深思 APEC峰会期间,中方展现对话诚意,应邀与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会晤,并在开场即明确指出日方需树立正确对华认知,同时提出五大合作要求:恪守中日重要共识、坚持合作共赢、促进民心相通、强化多边协作、妥善管控分歧。 然而,会晤结束后,高市早苗迅速做出涉台错误举动——不仅与中国台湾地区当局人员接触,还连续两日在社交媒体发布会面消息,甚至使用“台‘总统府资政’”这一错误表述。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台湾地区当局曾试图在APEC峰会期间求见特朗普,遭其拒绝;即便特朗普重回白宫后,对涉台议题也始终保持谨慎。高市早苗此举,相当于做了连特朗普都不愿触碰的事,其“对华强硬”的极右翼底色暴露无遗,这也正是中方始终未向其发送就职贺电的核心原因。 在日本政坛,高市早苗一直被视作安倍晋三的“政治继承者”,其就职后推出的经济政策也基本延续安倍路线。但二者的战略格局存在本质差异:安倍晋三始终以《易经·革卦》中“君子豹变,其文蔚也;小人革面,顺以从君”为执政理念,强调需根据国际局势灵活调整策略——在安全领域与美国合作却避免全面倒向,在经贸领域深耕对华合作以维系利益,即便曾发表“台湾有事即日本有事”的不当言论,整体仍保持战略模糊以平衡各方。 反观高市早苗,其政治定位从根源上就与安倍不同。在安倍的设计中,高市早苗本是吸引极右翼群体选票的“政治工具”:作为女性,在保守基调浓厚的日本政坛,安倍认为她几乎无上台可能,仅将其作为凝聚特定选票的“偶像符号”。意外的是,安倍在助选活动中遇袭身亡,而三年后,在其多年盟友、前首相麻生太郎的推动下,高市早苗竟意外上台。缺乏执政能力的“政治工具”执掌政权,注定难以应对日本复杂的内外局面。 日本的处境本就充满矛盾:作为被美国深度控制的“半殖民半封建”国家,上世纪80年代因经济崛起成为美国竞争对手,最终被《广场协议》戳破经济泡沫,陷入“失去的30年”;如今又在经贸上高度依赖中国,大量必需品需从中国进口,既不敢得罪美国,也无法脱离中国市场。这种双重依赖下,更需要具备战略智慧的领导人平衡关系,但高市早苗显然不具备这一能力。 从APEC峰会期间的细节就能看出其外交素养的欠缺:“主动拉近座位靠近印尼总统”“伸手搂抱智利总统”等举动,暴露了她对国际外交礼仪的陌生;而高调与台湾地区当局人员互动,本质上是延续了此前作为“极右翼偶像”的立场,却忽略了自己如今日本首相的身份。若高市早苗始终不调整行事风格,不仅会给日本带来外交麻烦,更可能错失时代机遇,进一步加剧中日关系的不确定性。


alanlee126
先别急,勉强上台的人能干几天还说不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