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小鹏谈和雷军竞争的采访,瞬间被这格局戳到了!被问起小鹏P7和小米SU7正面PK的关系时,他直言:“如果将来只剩5家车企,我更愿意是兄弟的公司,起码我们的竞争是有序的”。这话里没有剑拔弩张,全是惺惺相惜的通透。 要知道这俩人的渊源,早就超越了普通同行。当年何小鹏虽说是“敲边鼓”,但也是力挺雷军下场造车的人,他自己就说“早知道雷总会来,只是早晚的事”。更别说创业路上的互相扶持,雷军早年给何小鹏的UC投过关键资金,小鹏汽车刚起步时也少不了雷军的支持,这种过命的交情,哪是单纯的竞争能比的。 现在俩人虽然成了“对手”,但这竞争真的太“体面”了。广州车展上,雷军直奔小鹏展台和何小鹏拥抱,何小鹏也会去小米展台看SU7 Ultra,雷军还认真给老友介绍车型细节。没有暗地里拆台,反而像学霸之间比成绩:你出SU7 Ultra卖爆高端市场,我靠MONA系列在入门级站稳脚跟;你拼生态联动,我卷智驾技术,输赢都在明面上。 最有意思的是,他俩的竞争路线其实是“错位”的。小米靠着SU7把均价拉到40万+,专攻高端市场,80%车主都是从BBA转过来的;小鹏则推出11.98万的车型下探入门级,靠“智驾平权”抢刚需用户。看似都在新能源赛道狂奔,实则是各自找阵地突破,这种“有序竞争”恰恰是何小鹏最期待的,不是你死我活的价格战,而是互相推着行业往前走。 对比车圈那些动不动就撕逼的“竞品”,何小鹏和雷军的相处真的像“兄弟”。何小鹏说过怕行业陷入“抢人挖角”的捷径陷阱,而雷军也懂技术研发的不容易,俩理工男都认“踏实搞实业”的理儿。就算偶尔有争议,也从没撕破脸,反而总在公开场合互相点赞。 其实何小鹏这话藏着更深的心思:中国新能源车现在要拼的不是内耗,而是和欧美车企掰手腕。要是最后剩下的都是“自己人”,说明咱们的技术、品牌真的立住了。就像他说的,兄弟间的竞争不可怕,怕的是行业陷入恶性内卷,最后被外人捡了便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