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会晤达成多项和解,但在稀土这一块,中方留了一个后手!   中美釜山会晤的官方

桉闻通史 2025-10-31 17:09:50

中美会晤达成多项和解,但在稀土这一块,中方留了一个后手!   中美釜山会晤的官方通报,已经公布了,双方达成了多项成果共识,包括中美24%关税继续暂停,美国减少10%所谓“芬太尼关税”,扩大农产品贸易(其实就是大豆)、以及互相暂停港口费等等,这些都是老套路,真正的门道藏在稀土那行字里。   美方暂停穿透性管制一年,中方跟着暂停措施,可偏偏多了句“研究细化具体方案”。这哪儿是和解,分明是把主动权攥得死死的,给美国留了个“看你表现”的活口,比直接说“别耍花样”实在多了。   先说说,美国那所谓的穿透性规则有多鸡贼。9月29号公布的时候,美方吹得震天响,说要“堵住供应链漏洞”,说白了就是连坐制:不管你是从马来西亚还是越南买的稀土产品,只要源头沾了中国,哪怕转了八手,都算违规。这招本来是想掐断中国稀土的出路,结果没等生效就自己先怂了,因为美国企业急得快闹翻天了。   美国稀土协会上书的时候说得直白:“再管下去,特斯拉得停工,F-35的订单要延误。”这话真没夸张,美国本土那点精炼产能根本不够看。   加州的芒廷帕斯矿倒是挖了不少稀土矿,但挖出来的“土疙瘩”得装船运到中国江西的工厂提炼——不是美国不想自己炼,是真没那技术。稀土萃取要过百道工序,纯度差0.1%就没用,美国折腾了十几年,2024年的精炼产能才占全球1.2%,连自家新能源车厂的零头都填不上。   特斯拉德州工厂一天要消耗几吨钕铁硼磁铁,这东西没稀土里的钕根本造不出来;美国空军的F-35更金贵,隐身涂层里的镝元素,全球90%的精炼量都攥在中国手里。之前美国砸了20亿美金建炼厂,结果两年了还在试生产,出来的产品纯度不够,特斯拉压根不收,最后还得偷偷从中国买精炼料,转一手贴个“美国制造”的标签。   再看中国这边的底气,不是吹出来的。全球近九成稀土加工产能在中国,这不是垄断,是几十年技术堆出来的。就拿分离提纯技术来说,上世纪80年代我们还得靠进口设备,现在江西赣州的工厂能把稀土元素拆分成十几种高纯度产品,德国西门子、日本丰田都得拿着订单排队等。国际能源署早说了,到2030年中国还得占全球七成以上的精炼能力,这不是嘴硬,是实打实的产能优势。   所以美方暂停管制,纯粹是被逼的。他们怕再折腾下去,自家的新能源车、风电、军工全得断供。但中方没跟着全盘松绑,反而加了“研究细化具体方案”这半句,这里面的门道可太深了。   这“细化”可不是随便写写,等于给稀土管控装了个松紧阀。比如可以按元素分,轻稀土镧、铈用途广,用来做催化剂、荧光粉,松点没事;但重稀土镝、铽不一样,军工、高端电机离不开,这俩要是收紧供应,美国的F-35生产线立马就得停摆。到时候细化方案里写一句“对重稀土实施定向供应核查”,既合规又精准,美国想闹都没地方说理。   还能按企业分。那些跟着美国政府搞芯片制裁的企业,想拿稀土?先过合规审查这关,看看有没有参与对华技术封锁;要是老实做生意的,比如买稀土做电动车零件的企业,流程就简化点。这操作跟当年大疆硬刚美国制裁一个逻辑:你讲规则,我就给便利;你耍霸权,我就亮底牌。   更关键的是,这方案能跟其他事挂钩。中美这次和解里提了大豆、关税,但美国最没谱的就是翻脸比翻书快。要是过俩月美国又重启芯片制裁,或者在台海瞎搅和,中方分分钟能把“细化方案”变成“收紧方案”,比如延长审批时间、提高环保标准,表面上是合规调整,实际上就是精准打击。这比直接喊“反制”高明多了,既占理又管用。   说穿了,美国这次是带着私心来谈的。他们想要中国的稀土稳住自家产业,又不想放弃对中国的技术封锁,跟当年德国一边用中国稀土一边拦中企收芯片厂一模一样,都是既要又要的毛病。但中国现在早不是任人拿捏的脾气了,给好处可以,但得看你配不配。   美国企业其实比谁都清楚这门道。会晤刚结束,美国稀土供应商就赶紧准备,跟中国炼厂签长期合同,生怕晚了政策变。他们心里门儿清,中国手里的不是普通资源,是工业的“维生素”,每天都得用,离了就出问题。   说到底,这后手藏的是中国的底气。不是我们想搞对抗,是吃过太多“给了好处没好报”的亏。当年我们敞开供应稀土,换回来的是美国的技术封锁;现在学聪明了,好处给到位,但底线守得住。“研究细化具体方案”这七个字,翻译过来就是:合作共赢可以,但想占便宜没门。   你们觉得这后手够不够狠?要是美国真在芯片或者台海搞小动作,中方该先卡哪种稀土最疼?是断新能源车的钕,还是卡军工的镝?

0 阅读:0
桉闻通史

桉闻通史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