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

百日依山尽 2025-10-31 00:51:24

忘恩负义,巴西对中国出手了! 10月28日媒体爆料,巴西外贸委员会正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做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还要征5年! 10月28日,巴西外贸委员会的一则公告让不少中国化工企业绷紧了神经,官宣对原产于中国的金红石型二氧化钛作出反倾销肯定性终裁,不仅要加征反倾销税,期限还长达5年。这一消息传出后,迅速引发外贸圈热议,要知道中国可是巴西多年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如此直接的贸易限制难免让人意外。 金红石型二氧化钛看着名字专业,其实是实打实的基础化工“刚需品”,从涂料、塑料到造纸、建筑材料,几乎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中国在这一产品上的产能和出口规模一直稳居全球前列,凭借成熟的生产工艺和稳定的品质,长期占据巴西市场的重要份额,不少巴西本地涂料厂都依赖从中国进口的原料维持生产。 巴西作出终裁的依据,来自其国内钛白粉生产商的投诉,这些企业声称中国输往巴西的产品以“低价倾销”的方式抢占市场,挤压了本土产业的生存空间。按照反倾销调查的常规流程,巴西外贸委员会此前已完成了长达近一年的调查,涵盖2023年至2024年的倾销调查期和近五年的损害分析期,最终得出了肯定性结论。 不过熟悉国际贸易规则的人都清楚,这类调查往往更偏向保护本土产业,中国企业的价格优势更多来自完整的产业链配套和规模效应,而非所谓的“恶意倾销”。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巴西首次对中国产品采取反倾销措施。早从2012年开始,巴西就对中国的摩托车轮胎启动反倾销调查,之后又多次通过“日落复审”延长征税期限,到2025年时,中国出口巴西的卡客车轮胎单条最低交税近400元,部分高端轮胎税费甚至高达950元。 就在本月初,巴西还对中国的聚酯纤维织物作出肯定性初裁,征收每公斤最高4.81美元的临时反倾销税,一吨货额外成本就接近5000美元。从轮胎到纺织再到化工,巴西的贸易限制范围正不断扩大。 背后的原因不难理解,巴西国内经济正面临不小的压力,2025年的通胀预期已攀升至4.96%,远超全球平均水平。在物价高企的背景下,本土企业竞争力减弱,只能通过申请反倾销调查寻求保护。 但这种做法往往会形成恶性循环,以轮胎行业为例,加税后巴西市场的轮胎价格大幅上涨,消费者负担加重,市场销售反而陷入低迷,最终受伤的还是本土经济。 对中国企业而言,这次钛白粉被征税无疑是个不小的冲击。出口成本陡增后,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被迫退出巴西市场,而留在市场的企业要么压缩利润,要么提高售价,这都会削弱产品的竞争力。 有企业已经开始研究应对方案,比如通过转口贸易绕道第三国,或者尝试与巴西本地企业合作建厂,但考虑到巴西的高通胀和运营复杂性,这些路径都存在不小的风险,连比亚迪这样的巨头在巴西建厂都面临诸多挑战。 值得一提的是,中巴贸易的基本面并未改变,中国依然是巴西大豆、铁矿石等大宗商品的最大买家,但贸易摩擦的频繁出现,也给双方合作敲响了警钟。如何在保护本土产业和维护贸易公平之间找到平衡,成了摆在两国面前的共同课题。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62

评论列表

用户10xxx47

用户10xxx47

2025-10-31 04:09

那条什么钱路。地形有点复杂。等研究研究再多几年吧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