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刚刚 巴西正式宣布了! 巴西在10月29日宣布要对中国、埃及、以色列的无纺布搞反倾销调查,口罩、纸尿裤、汽车内饰、装修用的防潮布全在里头,克重从7克到150克都查,中国企业收到问卷后只有30天时间回,时间紧,要求也高,要是没按时交材料,基本就等于没戏了。 浙江一家涉案的无纺布企业负责人急得上火,刚接到通知就忙着梳理三年的销售台账。“光葡语翻译就得一周,公证认证还要排队,40天的法定期限根本经不起耗”,这话道出了众多企业的心声。 我国企业的焦虑不是没道理,2024年我们出口无纺布142.8万吨,占全球市场份额超五成,巴西是第三大买家,年采购额超十亿美元,可对方本土产量连三成还不到。 所谓“倾销”指控倒像是自欺欺人。我国无纺布能站稳国际市场,靠的是687.3万吨的年产能和持续升级的技术,2024年水刺、熔喷无纺布产量均实现7%以上增长,产品性价比是市场选择的结果。 就在一个月前,巴西刚对中国聚酯纤维织物作出反倾销初裁,如今又将矛头对准无纺布。加上10月28日对二氧化钛的反倾销终裁,短期内密集出手,贸易保护的算盘打得明明白白。 但中国企业从不是待宰的羔羊。2025年10月,兴达、大业股份就打赢了巴西钢帘线反倾销案,靠扎实的数据和行业协同,最终拿到零税率裁决 。 这个胜诉案例给涉案企业指了明路。专业应诉团队、全流程数字化台账、行业协会统筹,这三件套是突破重围的关键,中国企业反倾销应诉30%的胜率,靠的就是这些实打实的准备。 中巴贸易本是互利共赢的局面。2024年巴西对华农产品出口超1200亿美元,中国从未对其发起反倾销调查。现在动辄挥舞贸易大棒,最终只会让本土企业面临供给短缺、成本上涨的困境。 涉案企业不用慌,赶紧对接专业律所,按国际标准整理生产、出口数据。行业协会也该牵头搭建信息平台,抱团才能形成更大合力。 贸易壁垒挡不住优质产品的竞争力,中国企业在一次次摩擦中积累的应诉经验,早已成为出海路上的“硬底气”。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晒图笔记大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