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的目的达到了!10月28日,印度政府消息人士透露,该国企业将停止通过贸易商购买俄罗斯石油公司与卢克石油的原油。 这波操作下来,只能说美国玩经济战是真的会抓重点,不声不响就把俄罗斯的一大能源出口渠道给掐了。要知道印度之前可是把俄油当成“省钱密码”,俄乌冲突前对俄原油进口占比连3%都不到,这两年直接冲到了三分之一,硬生生变成俄罗斯原油的头号买家。 而俄罗斯石油公司和卢克石油这两家巨头,更是撑起了印度俄油进口的半边天,单是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信实工业,每天就从这俩家拿63万桶原油,差不多占了印度日均进口量的四成。 印度之前靠贸易商当“中间商”买俄油,简直是把“钻空子”玩到了极致。一边能以比国际油价低不少的折价拿货,炼制成柴油、汽油后转头卖给欧洲,赚得盆满钵满;一边又能借着“第三方采购”的名头,躲开美国的制裁红线。 这两年靠着这种转口贸易,印度光是差价就赚了数百亿美元,妥妥的“躺赢”模式。可美国哪能眼睁睁看着别人薅制裁的羊毛,直接甩出“二级制裁”的狠招,明明白白告诉印度:敢继续跟这两家俄油企业做生意,就切断你的美元结算通道,还得加征高额关税。 这可不是吓唬人,美元结算体系攥在美国手里,印度炼油业的海外业务全靠它撑着。信实工业最先扛不住,赶紧发声明说要“配合合规要求调整采购”,说白了就是不敢再买了。紧接着,印度石油公司、巴拉特石油这些国有巨头也跟着紧张起来,连夜翻查和俄罗斯的贸易合同,就怕一不小心踩了美国的红线。 毕竟真被制裁了,海外市场丢了不说,整个炼油产业链都得跟着停摆,这风险印度根本扛不起。 而美国要的就是这个效果。俄罗斯本来就靠能源出口撑经济,现在国内制造业24个行业里18个都在走下坡路,工业增速从去年的5.6%跌到0.3%,几乎快停转了。印度这一撤,等于直接抽走了俄罗斯原油出口的重要支柱,原本靠低价油抢占的市场份额,一下子就空了块大缺口。 更绝的是美国还留了后手,要是这招不够劲,下一步就要制裁俄油的保险公司和物流公司,到时候油轮没保险出不了海,俄罗斯的石油就算挖出来,也只能烂在地里。 可印度这边也没捞着好,纯属被美国架着脖子做了笔亏本买卖。之前买俄油能省一大笔成本,现在换成中东的原油,价格直接上去了,有分析师算了算,这一调整每年得多花27亿美元,炼油厂的利润肯定要被压得死死的。 而且印度80%的原油都靠进口,突然要换掉三分之一的供应源,炼油设备还得跟着调整,虽说技术上能搞定,但折腾来折腾去全是额外成本,怎么算都是亏。 其实印度心里打得挺明白,想靠停购俄油给美国递“投名状”,换美国在贸易协议上松口。这些年印度一直想跟美国签双边贸易协定,而采购俄油就是双方最大的疙瘩。现在主动停购,相当于给了美国一个大大的台阶,就盼着对方能在关税、市场准入上给点好处。 可美国的好处从来不是白拿的,说不定转头就会在其他领域提更苛刻的条件,印度这波“以油换协议”能不能成,还真不好说。 说到底,这事儿就是美国经济战的经典操作,不用动一枪一弹,光靠制裁威慑和美元霸权,就逼着一个大国改变了能源策略,还顺带给俄罗斯经济补了一刀。俄罗斯这边工业底子在慢慢垮,能源出口又丢了大客户,美国想用经济绞杀逼其让步的目的,这回算是真的摸到边了。 而印度夹在中间,看似选了“抱美国大腿”的路,实则是把自己的能源安全绑在了别人身上,之前捡的便宜没了,未来还得看美国脸色行事,这波买卖到底值不值,恐怕只有印度自己心里清楚。 参考资料: 环球网 《印度最大私营炼油商停购俄石油,印媒:此举将付出代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