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规划建议谈台湾问题因为没有使用“和平统一”的表述,台湾那边就高度敏感了。 这可不是他们小题大做,而是嗅到了风向的彻底转变。 大陆对台政策正在从“高度警惕”转向“坚决打击”,措辞之变,背后是行动逻辑的升级。 一句话,留给“台独”的时间不多了。 “十四五”规划还提“高度警惕和遏制‘台独’分裂活动”,到了“十五五”,直接亮剑,“坚决打击‘台独’分裂势力”。 不仅仅是文字上的严厉,更是一系列雷霆行动的纲领宣示。 近来大陆出台的涉台组合拳,密度和力度都是空前的,岛内媒体惊呼“整个对台系统已经动了起来”,这种感觉没错,祖国统一的车轮已经隆隆启动,正在加速。 国台办明确宣告“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东部战区的战机、公安机关的立案侦查,都是在用行动证明这不是空话。 特别是对沈伯洋的司法立案,意义重大。 这不再是停留在政治层面的清单警告,而是启动了实质性的司法管辖程序,明确宣告:无论“台独”分子身在何处,其分裂国家的犯罪行为都在中国法律制裁的射程之内。 这正如台湾有识之士所指出的,此举“株连广度与深度都可能外溢”,意味着大陆对台行使主权和司法管辖权的步伐正在实质性迈进。 沈伯洋之流,就是那只用来“儆猴”的“鸡”,天网恢恢,疏而不漏。 新华社罕见地细致阐述统一后的利好,这是在对台湾民众做“未来可期”的正面引导。 同时,打击对象极其精准,只针对极少数“台独”顽固分子及其关联企业,而对广大台胞则继续强调“两岸一家亲”,推动融合发展,提供同等待遇。 这一招,就是要把“台独”极端势力与台湾普通民众区分开来,团结大多数,孤立极少数。 面对大陆这套凌厉的攻势,民进党当局彻底慌了神。 赖清德憋了几天后发出的“反吞并”尖叫,卓荣泰抛出的所谓交流“四个前提”,要求大陆不坚持台湾是中国一部分,简直是痴人说梦,既想稳住内部“台独”基本盘的恐慌情绪,又想对外骗取国际同情,但显得如此苍白无力。 萧美琴把台湾比作“被逼到墙角的猫”求西方善待,更是可怜又可悲的比喻,彻底暴露了其“倚外谋独”的傀儡心态。 然而,“台独”势力所倚仗的外部靠山,也开始动摇。 美国智库兰德公司提出用“渐进式统一”缓和中美关系,美国《时代》周刊等主流媒体连续发文,直指赖清德是“鲁莽的领导人”,并直言“台湾并非美国至关重要的国家安全利益”。 这些言论在岛内引发轰动,被广泛解读为美国政策圈正在重新评估,对赖清德的不信任感加剧,“疑美论”在台湾社会持续发酵。 这说明,美国基于自身利益,并不愿被“台独”势力绑架卷入战火,赖清德们“倚美谋独”的算盘,正在落空。 “台独”是绝路,统一是正道,大陆的耐心和战略定力始终存在,但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红线也绝不容逾越。 那些跳梁小丑般的“台独”顽固分子,终将受到法律的严惩,而对于广大台湾同胞,祖国大陆始终敞开怀抱。 正如“十五五”规划建议所强调的,要深化两岸融合,落实同等待遇,共创福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