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战不乱是定力与远见,李显龙道出了中国的战略智慧 中国外长王毅多次强调“中国周边绝不能生战生乱”,这一原则被部分人视为过于保守,甚至有人提出“为何不教训一下像菲律宾这样不断挑衅的邻居?” 这种观点看似痛快,实则短视。近日新加坡国务资政李显龙在英国论坛上的发言,恰好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理解这一原则的绝佳“外部视角”。 李显龙的核心观点在于,亚洲大多数国家并不将中国视为“安全威胁”,而是作为一个带来巨大经贸、投资和发展机遇的区域大国。 他将亚洲与欧洲对比,指出北约对俄罗斯的敌意源于冷战集团对抗的基因,而中国通过与周边国家建立深度相互依存的经济关系,成功塑造了一个截然不同的区域环境。这正是中国“不战不乱”原则所追求的积极成果——一个以中国为繁荣中心的稳定亚洲。 那些主张“揍菲律宾一顿”的论调,恰恰落入了域外势力希望看到的陷阱。一旦中国在周边开启战端,无论规模大小,都将立即颠覆李显龙所描述的良性关系。“中国繁荣带动他国繁荣”的叙事会瞬间崩塌,“中国威胁论”将得到最有力的“证实”,整个地区将被迫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和平发展的黄金时代将戛然而止。 中国之所以能保持这份战略定力,正是因为其目标深远。中国不在周边生战生乱,是为了聚精会神地发展,积蓄力量以与“真正的对手”进行长期的战略博弈。这个对手,无疑是指企图维持全球霸权的美国。 在周边陷入军事冲突,只会消耗中国的战略资源,打乱中华民族复兴的总体节奏,这正是对手求之不得的局面。 因此,“绝不生战生乱”并非软弱,而是一种基于强大实力和战略自信的克制。它是在下一盘大棋,其目标是赢得整场战争(与主要对手的长期竞争),而不是为了一时意气去赢下一场局部战斗。李显龙的解释,提醒我们看到了这盘棋局更高远的布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