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根廷什么都不缺,就缺人。 这么大的地方,面积相当于新疆+西藏,才4500万人。 更关键的是,它可不是澳大利亚那种大部分地方是沙漠戈壁的样子,阿根廷那地界儿,简直是老天爷赏饭吃的宝地。 就说它那潘帕斯草原吧,咱别讲啥专业词,就说这土有多肥 ,抓一把攥在手里,都能感觉到油润润的,不用咋费劲施肥,撒点小麦种子、玉米种子,到时候就能收一大堆。 养牛更是绝了,草原上的草长得又嫩又密,牛往那儿一放,不用喂饲料都能长得壮实,阿根廷的牛肉全世界都有名,煮着吃、煎着吃都嫩得很。 去年也就是 2024 年,阿根廷光牛肉就卖出去 90 万吨,这里面差不多 60 万吨都卖到咱们中国来了,你去超市逛,看见那些包装上写着 “阿根廷进口” 的牛肉,都是从这儿来的。 不光地上的宝贝没人管,地下的宝贝更愁人!现在新能源多火啊,电动车、储能电站都得用锂,锂矿就是 “白色黄金”,阿根廷的锂矿储量在全世界都能排进前三,尤其是西北部的胡胡伊省,安第斯山底下藏的全是这值钱玩意儿。 咱们中国有个叫赣锋锂业的企业,看中了这块地,在那儿搞了个叫考查里 - 奥拉罗斯的锂矿项目,去年一年就能产出 2.5 万吨碳酸锂,这玩意儿可是做锂电池的关键材料,一斤都不便宜。 就这一个项目,给当地创造了 2000 多个工作岗位,以前当地人都得背着铺盖卷去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找活干,离家远不说,赚的钱还不够租房,现在在家门口就能上班,还能照顾老人孩子。 可你想想,这才只是一个矿啊!阿根廷还有多少锂矿、铜矿、金矿埋在地下?不是没资源,是没人挖、没人管,只能等着外国企业来带技术、带人力,你说这到手的钱,不就等于让别人帮着赚了一大半吗? 那为啥阿根廷就这么缺人呢?说起来都是实在事儿。首先是自己人少生,2023 年阿根廷的生育率才 1.5,啥意思?就是一个女的平均一辈子就生 1.5 个孩子,这连维持现有人口都不够。 一对夫妻至少得生两个孩子,才能保证父母老了之后,还有年轻人接上,1.5 个连替补都不够,人口可不就慢慢减少嘛。 而且老人越来越多,65 岁以上的老人占了总人口的 12.42%,这早就进入老龄化社会了,公园里下棋的比工地里干活的还多,能扛活的年轻人就那么些。 再加上大家都往城里挤,92.58% 的人都住在城市里,农村就剩下老弱病残,地里的活谁干?矿上的活谁干? 再看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才 16.9 个人,还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好多地方开车开半天都见不着一个人影,根本没人住,再好的资源也只能躺在那儿睡觉。 其实早年间阿根廷不是这样的,1820 年到 1930 年那阵子,欧洲人跟潮水似的往阿根廷跑,意大利人、西班牙人最多,还有不少德国人、法国人。 这些移民不光带来了人手,还带来了种地的技术、开工厂的经验。那时候阿根廷一下子就富起来了,1913 年的时候,人均 GDP 比法国、德国还高,是世界上最富的国家之一,老百姓的日子过得比不少欧洲人都滋润。 那时候工厂里一半的工人是移民,85% 的工厂都是移民开的,就是靠着这些外来的人,阿根廷的农牧业才从零散的小农场变成大规模的种植园,工商业也跟着火起来,连铁路都修得四通八达。 可现在呢?移民少得可怜,去年 2024 年,阿根廷的净移民才 3454 人,这点人连一个小镇的人口都不够,根本顶不上用。没人来补充劳动力,自己人又生得少,老人还越来越多,这不就陷入缺人的死循环了吗? 缺人带来的麻烦可不止是地里没人种、矿里没人挖。就说基础设施吧,胡胡伊省以前啥样?连个像样的机场都没有,想去首都得先坐汽车到几百公里外的大城市,再转飞机,折腾一整天。 城里也没有博物馆、文化中心,年轻人除了种地就是放牛,没啥消遣。后来中国企业去了,不光搞锂矿,还帮着建了新机场、修了博物馆,现在从胡胡伊省飞首都,俩小时就到,博物馆里还能看到当地的历史文物,跟首都的设施比都差不了多少。 每次想起阿根廷都觉得可惜,这地方真是拿了一手好牌。土地肥沃得不用费劲就能丰收,地下全是值钱的矿产,气候也舒服,冬天不冷、夏天不热,连自然灾害都少,可就是因为人太少,好多好牌都打不出去。 以前靠移民救了经济,现在移民不够了,自己的人口又涨不上来,老龄化还天天添乱。看着那么多好地荒在那儿,那么多好矿埋在地下,真是让人着急 —— 这世上哪有完美的地方? 阿根廷啥资源都不缺,偏偏缺了最关键的 “人”,这大概就是它最大的遗憾了。 要是能多些人,不管是自己多生点,还是多吸引点愿意干活的移民,这地方肯定能比现在强太多,可惜啊,现在这缺人的坎儿,还真不容易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