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向全国发表电视讲话,强调所有阿富汗人都必须离境,不论其证件是否齐全有效。目前巴境内有合法登记身份的阿富汗难民达140万,未登记的超过300万。 巴基斯坦国防部长阿西夫对着镜头的一句话,让境内阿富汗人的命运瞬间悬了起来。电视讲话里,他语气强硬地强调,所有阿富汗人必须离境,不管手里的证件是合法登记的还是压根没登记,没有任何例外。这番表态不是空穴来风,背后是巴基斯坦近半年来激增的武装袭击,和早已不堪重负的社会资源。 巴基斯坦的决定,根源藏在飙升的安全数据里。巴基斯坦冲突与安全研究所 9 月的报告显示,8 月境内发生了 143 起武装袭击,比 7 月暴涨 74%,死亡人数创下 2014 年 2 月以来的单月新高。 这些袭击大多和 “巴基斯坦塔利班” 有关,而这个组织里大量成员是普什图人,正好和阿富汗的主体民族同根同源。巴政府认定,境内的阿富汗难民中潜藏着恐怖分子,他们利用 “杜兰线” 的山地地形穿梭两国,把巴基斯坦当成了袭击跳板。 这条 “杜兰线” 本就是历史遗留的麻烦。当年英国殖民者划下的 2000 多公里边境线,硬生生把普什图族分成两半,现在巴基斯坦境内的普什图人比阿富汗还多,阿富汗方面从来没承认过这条边界。 这种模糊性让边境管控成了难题,即便巴军在边境部署了重兵,还是挡不住人员和武器的流动。今年以来,巴政府已经遣返了 100 万阿富汗人,但袭击事件依然没减少,这才有了这次 “一刀切” 的强硬政策。 对巴基斯坦来说,难民带来的压力早就超出了安全范畴。140 万合法难民加上 300 多万未登记人员,相当于每 30 个巴基斯坦人里就有一个阿富汗难民。 西北部的开伯尔 - 普什图省,当地学校 50% 的学生是阿富汗孩子,医院床位被挤占,连饮用水资源都要优先保障本地人。省财政厅的数据显示,每年光安置难民就要花掉 1200 亿卢比,这笔钱相当于当地教育预算的两倍还多。 边境口岸的景象更能说明问题。托尔卡姆口岸外,排队等待入境阿富汗的难民绵延几公里,有人推着装满家当的手推车,有人背着孩子徒步前行。口岸的海关人员忙得连饭都顾不上吃,他们要核对身份、登记信息,还要防止有人趁机夹带违禁品。 而另一边,几百辆载着食品和燃料的货车堵在口岸,因为管控升级无法进入阿富汗,车厢里的水果已经开始腐烂,阿富汗境内的燃料价格因此涨了三成。 阿富汗那边的处境同样艰难。大量难民突然回涌,让本就贫困的国家雪上加霜。喀布尔的难民营里,新搭建的帐篷密密麻麻,联合国难民署运来的救济粮只够维持一周,很多孩子光着脚在泥地里奔跑,连块干净的裹尸布都找不到。阿富汗临时政府多次向巴基斯坦抗议,却拿不出有效的安置方案,只能请求国际社会追加援助,但愿意掏钱的国家少之又少。 现在,距离阿西夫讲话已经过去三天,每天有超过 2 万名阿富汗人通过边境返回祖国。巴基斯坦的街道上,曾经随处可见的阿富汗小商贩少了许多,砖窑厂和农场开始出现用工荒。而阿富汗的边境城市,物价还在持续上涨,新的难民营还在不断扩建。这场牵涉几百万人的迁徙,才刚刚拉开序幕。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