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0万片酬全捐了!于和伟这波操作,才是内娱该有的“顶流模样” 家人们,咱

枫下的秋千 2025-10-29 11:53:08

1200万片酬全捐了!于和伟这波操作,才是内娱该有的“顶流模样” 家人们,咱见过明星捐钱做公益的,但见过把1200万片酬一分不留全捐了,还藏着掖着不声张的吗?于和伟就这么干了!他演《沉默的荣耀》里的吴石,拿了1200万片酬,没给自己留半分,全通过非公开方式捐给了烈士纪念馆,直到纪念馆公示,剧组同事才知道这事儿,之前连篇通稿都没有——这哪是明星,这分明是把“敬畏”刻进骨子里的演员! 说真的,于和伟对吴石烈士的上心,从进组前就藏不住了。他专门去福田公墓祭拜,对着墓碑轻声说“您的名字,今天有人记得”,为了找角色的“根”,翻遍了吴石的遗书、审讯记录,那些字里行间的信仰,让他觉得任何表演技巧都苍白。咱想想吴石是谁?国民党国防部参谋次长,却成了我党“密使一号”,送长江布防图时细到团级番号,劝他留大陆他偏要赴台潜伏,说“为人民做的事太少”,被捕后受酷刑瞎了一只眼也不泄密,临刑前还写下“凭将一掬丹心在,泉下差堪对我翁”——这样的英雄,于和伟哪敢用“演”的,只能用真心去贴。 而于和伟这份真诚,其实早藏在他的人生里了。3岁丧父,妈靠卖红薯、大姐用奶水把他拉扯大,中考失利想考艺校,是吴老师从工资里扣钱帮他补,考上戏缺学费,大姐直接卖掉家里唯一的钢琴。他记了一辈子恩,成名后在沈阳买八套房,全写哥姐名字,那楼被邻居叫“报恩楼”;片酬60%给家人,20%设艺术奖学金,自己只留20%;武汉疫情悄悄捐20万,手写祝福;回老家帮哥看包子铺,动作比店员还熟练,除夕挨家陪哥姐吃饺子;见恩师还像个撒娇的孩子——这样的人,对家人、对恩人都如此,对英雄怎会不敬重? 再看内娱现在,有人为片酬撕番,有人靠炒作出圈,于和伟却活得格外清醒。演吴石时闭关一周不社交,三分钟无台词戏,就靠松领带的动作、颤抖的手指,把角色内心的崩塌演活了;从《觉醒年代》陈独秀到《军师联盟》曹操,从跑龙套到叔圈顶流,从不用颜值吸睛,却靠“灵魂附体”的演技让莫言想见真人,《人民日报》三天四次夸他“眼神装得下家国情怀”。 其实这1200万捐款,哪是刻意的善举?更像是于和伟和吴石的跨时空对话——英雄用生命守信仰,他用真诚传精神,让更多人记得那些“沉默”的英雄。咱说真的,内娱不缺流量,缺的是于和伟这样守本心、懂敬畏的人,他让我们知道,演员的价值从不在片酬多少,而在能不能让观众透过角色看见光。 你们看,于和伟这波操作,是不是给内娱上了一课?如果更多明星能像他这样,把心思放角色、放该敬的人身上,内娱会不会不一样?你们平时看于和伟的戏,有没有哪个瞬间被他的演技或人品打动?来评论区聊聊!

0 阅读:1
枫下的秋千

枫下的秋千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