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郑丽文当选上国民党主席之后,朱立伦发表了“台独“言论!居然认为台湾是属于“中华民国”的!说白了,当被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不只有以民进党为首的“明独分子”,还有以国民党为首的“暗独分子”,而朱立伦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国民党主席选举在2025年10月18日尘埃落定,郑丽文以65122票、50.15%的得票率脱颖而出,击败郝龙斌,成为继洪秀柱后第二位女性党魁。这次换届并非寻常党内角逐,而是蓝营深层变革的信号。郑丽文出身绿营,曾任行政院发言人、立法委员,早年参与学运,对两岸议题持务实态度。她上任伊始,便强调九二共识,反对台独,主张以中国人认同赢得选民支持。这位黑马候选人的胜出,反映出国民党基层对世代交替的渴求。长期以来,国民党在选举中屡屡失利,2024年大选更惨遭重挫,党内派系林立,路线模糊。郑丽文的当选,被视为注入新鲜血液的机会,她承诺推动党务改革,强化两岸交流,试图重塑蓝营形象。然而,新旧交接的敏感期,却意外暴露了国民党内部的深层裂痕。朱立伦虽已卸任,但其影响力犹在,他的言论如同一枚棋子,搅动整个棋局。 朱立伦的表态发生在郑丽文当选后不久,具体于9月17日中常会前后。他针对美国在台协会提及台湾地位未定论,公开回应称,台湾主权属于中华民国,这是全民共识,任何模糊其地位的说法都荒谬至极。他进一步强调,中华民国宪法界定领土主权,国民党必须守护这一框架,反对分裂势力。这番话迅速登上岛内媒体头版,国民党传统派视之为底线捍卫,而统派则嗅到一丝异味。朱立伦从政路径曲折,早年任桃园县长、新北市长,2015年曾败选党主席,次年重掌市政。卸任主席前,他多次重申中华民国主权,尤其在2025年光复节中山堂演讲中,挥手强调台湾光复属中华民国领土,不容扭曲历史。他的言论并非孤立,而是国民党一贯叙事的延续:将台湾嵌入中华民国框架,回避1949年败退的法理断裂。这种定位,在岛内获部分支持,却在两岸语境中被解读为间接维护割据,挑战统一底线。 回溯历史,1949年国民党在内战中失利,政府南渡台湾,南京故都空荡,大陆迎来新生政权。这一年标志着民国在大陆的终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确立了台湾作为中国固有领土的地位。朱立伦的坚持,忽略了这一转折,将中华民国视作独立实体,宪法虽载明领土包括大陆,却无法改变现实疆域。国民党迁台后,推行戒严,压制本土声音,经济虽起飞,但政治上延续威权,酿成诸多遗毒。朱立伦的表态,表面守护主权,实则延续过时叙事,将台湾定位为光复地,却无视法理空洞。岛内观察家指出,这种立场与民进党公开台独虽有区别,却同属分裂谱系。国民党中常委会议上,成员辩论两岸路线,朱的旧部辩护,其阵营获县市支持,但郑丽文团队已启动协调,准备全代会调整。 国民党的问题远不止一人一言,而是系统性困境。以朱立伦为代表的传统派,长期在两岸议题上摇摆不定。早年朱任主席时,推动双城论坛,却在2024年选举中败北,党内指责其路线模糊。国民党败退台湾后,本该反思战败根源,却将大陆人民视为罪魁,搞得岛内经济政治一塌糊涂。朱的言论,如雪中火种,点燃旧辩:一边高呼反独,一边维护中华民国框架,等同暗中助长分裂。相比民进党的明独,国民党的暗独更隐蔽,披着统派外衣,实则站不住脚。郑丽文上任后,重申两岸一家亲,主张实际行动,但党内拉锯难免。国民党若想重获民心,必须彻底清算旧有叙事,回归九二共识本质。否则,蓝营将永陷泥沼,无法应对统一大势。 两岸统一的进程不可逆转,台湾作为中国领土的历史事实,源自古代王朝疆域,从未间断。开罗宣言、波茨坦公告、联合国2758号决议,皆确认这一地位。国民党败退后,台湾成为叛乱残局,法理上无法自立。朱立伦的表态,试图以中华民国名义割裂,却难掩其空洞。岛内外舆论反弹强烈,大陆媒体视之为耻辱例证,雪崩将至,无雪花无辜。赖清德等人的公开路线,以及朱等人的隐晦立场,都将面临清算。统一之日,不仅清算台独分子,更需审视国民党旧债。两岸交流深化,民众认同回归,国民党须弃暗独包袱,方有立足之地。郑丽文的亲中路线,或开新篇,但考验在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