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世一旦破产,荷兰政府必须百倍千倍地进行赔偿!   说白了,中国要一直把安世制

百日依山尽 2025-10-28 17:27:53

安世一旦破产,荷兰政府必须百倍千倍地进行赔偿!   说白了,中国要一直把安世制裁到倒闭,把他们的技术人员全部招过来,这样中国将会是全世界芯片最大的国家,我们就更有底气了。而且我们应该对荷兰政府进行无限期的追责,不能与之谈判。 事情的来源是荷兰 9 月的贸然出手。当时闻泰科技全资控股的安世半导体,正以全球第二大车规级功率半导体厂商的身份扩张 —— 东莞工厂占其全球 80% 的封装产能,年产量超 500 亿件,德国汉堡、英国曼彻斯特的晶圆厂也靠着中国市场的订单维持满产。可荷兰政府突然援引冷战时期的法律,冻结安世全球资产,罢免中方 CEO,试图强行掌控这家年营收 35 亿美元的企业。 中方的反击精准且迅猛。10 月 4 日,商务部直接下达出口禁令,安世中国生产的特定芯片成品一律不得出境。这记重拳下去,欧洲车企先慌了神。 大众德国工厂每月要从东莞采购 1200 万颗电源管理芯片,断供 19 天后就启动 “芯片配给制”,电动车型交付量直接腰斩;宝马慕尼黑工厂的库存预警灯连续闪烁,连苹果 iPhone16Pro 的量产计划都被迫推迟。反观国内车企,安世中国同步开启 “内供模式”,所有产能优先保障本土需求,比亚迪、蔚来的芯片库存反而比平时多了三成。 更让荷兰头疼的是技术人才的流向。安世的核心研发团队原本分散在中、荷、德三国,其中掌握车规级二极管核心技术的 12 名资深工程师,还是闻泰 2019 年从恩智浦挖来的。 出口禁令实施后,荷兰托管团队想调动技术资源却处处碰壁,东莞工厂的生产数据存放在中国服务器,核心设计图纸需要中方授权才能查看,连德国工厂的设备维护都得依赖中国工程师远程指导。不少欧洲技术人员看清局势,主动联系中国企业,仅 10 月下旬就有 8 名功率半导体专家通过鼎泰匠芯的招聘渠道来华,这家闻泰的关联企业正在上海建 12 英寸车规级晶圆厂,正缺资深人才。 荷兰试图谈判的路也走不通了。10 月 21 日中荷会谈破裂,荷方回避赔偿与控制权归还等核心问题,中方直接升级反制:安世中国宣布所有国内交易强制使用人民币结算,撕开半导体领域美元结算的口子; 稀土行业协会同步放出减产风声,而 ASML 光刻机生产离不开中国的钕铁硼永磁材料。10 月 23 日,欧盟委员会副主席紧急致电中国商务部,两小时会谈里满是恳求,昔日的 “去风险” 论调彻底不见踪影。 闻泰科技的应对更显章法。董事长杨沐明确表示,优先守稳中国资产和业务,东莞工厂 86 万平方英尺的厂区仍在正常运转,2025 年三季度营收达 43 亿元,丝毫没受荷兰托管影响。 相反,被荷兰掌控的奈梅亨总部麻烦不断,因拿不到中国产的核心组件,订单交付率从 98% 跌至 30%,已有三家车企正式提出索赔。法律层面,闻泰已依据《中荷投资保护协定》启动国际仲裁,要求荷方赔偿资产冻结造成的 210 亿元市值损失,后续若安世出现经营危机,追责金额还将成倍增加。 现在业内都在算一笔账:安世全球 1100 亿颗芯片的年出货量里,48% 依赖中国市场,80% 封装产能在中国,荷兰强行接管无异于握住空壳。 若中方持续管制,欧洲工厂撑不过 60 天就会因缺料停产,安世真走到破产那一步,荷兰政府不仅要承担巨额赔偿,本国半导体产业也会被拖入泥潭。而中国这边,既能通过定向招聘吸纳国际人才,又能借供应链重组夯实本土产能,反而在这场博弈中占据了主动。 对此,你们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留言~

0 阅读:0
百日依山尽

百日依山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