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贵人了!”22日报道四川雅安,一孩子跑到金店里卖从家里偷来的黄金首饰,足足有72克,市场价高达70000多元!可老板却按照10元每克的价格回收,转头就开始全网寻找孩子家长,要把这些金首饰退给他们,网友:这样的老板活该他发财! 在四川雅安天全县,一家金店上演了一场备受关注的“特殊交易”,一名十多岁的孩子带着重达72克的黄金首饰走进店铺,要求变现。 这些金饰市场价值约七万元,却被老板张明(化名)以每克10元、总计720元的“白菜价”回收,更让人意外的是,老板随后想方设法找到家长,原封不动归还了黄金。 张明回忆当天一名学生模样的孩子携带多件金饰到店。他检查物品时发现,其中一条项链的钢印显示生产年份为2008年,这与孩子的年龄明显不符,从而判断金饰很可能是孩子从家中私自拿出的。 面对这一棘手情况,张明迅速权衡了选择,若直接拒绝,孩子可能会转向不正规的回收渠道,导致财产难以追回;若按市价收购,则不仅不合规,还可能引发后续法律纠纷。 于是他决定以极低的价格完成交易,目的是既稳住孩子,避免其寻找非法商家,同时也传递出“卖金并不赚钱”的信号。 完成交易后,张明立刻行动,将情况拍摄视频发布到社区微信群,并联系辖区派出所协助,消息迅速扩散,不到两小时,焦急的家长便赶到了金店,原来家长直至接到通知才察觉家中保险柜被盗,对老板的机智和负责任的处理感激不已。 这位老板的做法,在法律层面其实处于一个微妙位置,根据《民法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从事与其年龄、智力不相适应的大额交易,须经监护人追认才有效,因此这笔交易本身属于效力待定,家长有权撤销。 “这老板真是人间清醒!表面看是“黑心价”,实则是用心良苦。要是直接拒绝,孩子转头找个小作坊卖掉,家长哭都找不着北。这波操作既保住了财产,又给了孩子教训,双赢!” “家长心也太大了!黄金随便放,孩子随手拿,这次是运气好遇到贵人,下次可未必。建议家里贵重物品还是得锁好,顺便给孩子上堂财物安全教育课。” “未成年人卖黄金属于效力待定行为,老板这波“低价回收”其实是稳住了财物,最后物归原主,避免了纠纷,不过普通人遇到这种事,最好还是第一时间报警,更稳妥。” “对比河南那个孩子卖金饰找不到人的案例,雅安这家人真是幸运多了。有时候善良比聪明更难,老板用720元扛起了社会责任,必须点赞!” “老板格局打开了!短期看是做了笔“亏本生意”,但长远看赢得了口碑和信任,以后大家买黄金肯定更愿意去他家。这叫“善念循环”,好人终有好报。” “这孩子估计也是懵的,根本不知道7万块意味着什么,现在小孩接触网络早,容易攀比,家长平时真得多聊聊钱的价值,避免他们冲动行事。” 如果你是金店老板,你会怎么做?是直接拒绝交易,还是学这位老板先低价回收再找家长?或者有更高明的办法?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思路! 信源:四川广播电视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