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崇拜”,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皱眉头,觉得这是个带点盲目和个人色彩的词。 但

明天会吏好 2025-10-27 14:24:00

一提到“崇拜”,很多人会下意识地皱眉头,觉得这是个带点盲目和个人色彩的词。 但如果这种情感是成千上万人的共识呢? 一篇题为《崇拜由衷是民心》的短诗,用“笑容可掬万民崇”、“血肉相连情相融”这样的词句,描绘了一种极深的民众情感。 这不只是文学修辞,背后可能藏着一种普遍的社会心理。 很多人觉得,这是一种过时的历史情怀。 但有趣的是,哈佛肯尼迪学院持续多年的研究报告显示,中国民众对领导层的满意度,尤其是在民生改善和国家发展方面,长期处于高位。 这组数据和那份情感,其实说的是一回事。 它不是单向的、盲目的崇拜,更像是一种双向奔赴。 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了,从脱贫攻坚到家门口的公园,这些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会自然转化为一种发自内心的认可和拥护。 就像《人民论坛》的一项调查发现,人们怀念毛泽东、周恩来等历史伟人,核心因素是“感恩”和“精神传承”。 这种情感是有根的,源于他们为这个国家和人民带来了根本性的改变。 所以,所谓的“崇拜”,或许可以换个词来理解——“民心”。 它既包含了对过往功绩的历史记忆,也离不开对当下生活改善的现实反馈。 说白了,这是一种很朴素的逻辑:谁能让大家过上好日子,谁能让这个国家变得更强,谁就能赢得最真诚的尊敬。 这种情感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扎根在每一份实实在在的生活改善里。

0 阅读:3
明天会吏好

明天会吏好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