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脸比翻书还快!曾经当美国驻华大使时,骆家辉对中国态度强硬,各种刁难、傲慢到骨子

文山史纪 2025-10-27 12:05:22

变脸比翻书还快!曾经当美国驻华大使时,骆家辉对中国态度强硬,各种刁难、傲慢到骨子里。可一退休,却厚着脸皮跑回中国想捞金,这“双面人”操作,简直绝了! 骆家辉这个名字,不少人都有印象,他是美国第一位华裔驻华大使,按说有华人血统,本该更懂中国,但他做的事却透着明显的 “双面” 劲。当大使时对中国态度强硬,处处维护美国利益,可退休后立马跑来中国找商机,这种转变快得让人咋舌。 2011 年到 2014 年他当驻华大使那几年,嘴上说着促进中美交流,实际做的多是强硬施压的事。 最让人印象深的是 PM2.5 数据的事,当时中国还没把 PM2.5 纳入常规监测,美国驻华使馆却自己搞监测,还在境外网站公布数据,而且他们的数据和中国环保部门的有差距,一下子引发了公众热议。 骆家辉就任后不但不收敛,反而继续公布数据,对争议啥也不说,明摆着就是借环境问题给中国挑刺,这根本不是大使该做的促进理解的事,反而添了矛盾。 在经贸和知识产权问题上,他的强硬更直接。2010 年他当商务部长时,带了 24 家美国大企业高管访华,表面是推清洁能源合作,实际逼着中国扩大市场开放、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可对中国希望美国放松高科技出口管制的诉求却避而不谈。 后来当大使,他还在圆桌会议上公开说中国知识产权保护有 “很长的路要走”,说这削弱了中国的创新,完全不顾中国已经在推进保护工作的事实,被外交部直接回应说不该一味施压指责。这种只讲美国要求、无视中国实际的做法,透着一股傲慢劲。 更让人不舒服的是,他总打着 “传播美国价值观” 的旗号插手事情。有报道说,他任内总会给来访的美国官员递简报,让他们借机敲打中国,还收留所谓的 “维权人士”,完全越界干涉内政。可他自己却装出朴素的样子,坐经济舱、吃小吃店,被问起时就说这是美国官员的规矩,可背后住的是上亿的大使官邸,出门有防弹专车,这种表里不一更显虚伪。 他做的这一切,本质都是为美国利益服务,根本没把中国的感受放在眼里。 可等他 2014 年卸任大使,态度立马就变了,满脑子都是来中国 “捞金”。2015 年 5 月,他就出席了 “中美商业领袖圆桌会议”,和亨瑞集团这类移民留学机构聊合作,夸他们帮中国人投资美国、送孩子留学,还强调美国需要中国投资,摆明了是想搭线赚中介费。 才过两个月,他又跑到南昌,参加商联中心和威斯汀酒店的签约仪式,当着省市领导的面发表主题演讲,还见证了互联网金融、海外教育这些绿色通道的签约,显然是借着前大使的身份拉关系、促合作。 要知道,他早就在中国商业领域布局了。2005 年卸任华盛顿州州长后,他就去了跨国律师事务所负责中国区业务,专门帮企业处理中美之间的商业事务。 退休后更是把这层关系用得淋漓尽致,利用自己熟悉中美两国规则、积累的人脉资源,在商业活动中当 “中间人”,既帮美国企业找中国机会,也帮中国资本对接美国资源,自己从中获利。 这种转变太明显了:当大使时,他是美国利益的传声筒,处处强硬刁难,哪怕是环保、知识产权这些议题,都要变成施压中国的工具;退休后,中国的市场和机遇又成了他的目标,立马放下强硬身段,跑遍各地参加商业活动。说到底,他从来不是站在中美友好的角度做事,而是完全跟着利益走 —— 当大使时的利益是美国政府的任务,退休后的利益是自己的钱包。 其实从他的经历就能看出,他本就是美国培养的政客,祖父移民美国,父亲是美国军人,他自己在美国出生长大,一路靠美国的体系当上州长、部长、大使,心里只认美国利益。 当大使时的强硬是履职要求,退休后的捞金是个人选择,可这种前一秒刁难、后一秒赚钱的操作,实在让人看不惯。 尤其是顶着华裔的身份做这些事,更让人觉得反差太大,所谓的 “双面人”,说的就是这种把身份和利益算计得明明白白的人。

0 阅读:0
文山史纪

文山史纪

感谢大家的关注